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能源科技

突然上头条的可燃冰 你真的清楚它的来历吗?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发布贺电,贺电指出,这是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简介

可燃冰又称气冰、固体瓦斯,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潜在替代能源,主要蕴藏于陆地永久冻土带和海底全球海洋总面积90%的具备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

随着传统油气资源的枯竭,人类急需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天然气水合物石油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结合形成的一种固态结晶物质,多呈白色或浅灰色,外观像冰且点火即可燃烧。

可燃冰

据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蕴藏的天然气资源总量约为21000万亿方,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相继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和勘查,其中加拿大在陆地永久冻土区、日本在海域进行了试开采。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将使用深水半潜式平台通过降压进行开采,首先,平台从动员位置自航至作业井位,然后进行钻探、安装试验设备、降压试气等一系列试采作业程序,直至点火试采成功。

据测算,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约为700亿吨油当量,与全国陆海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总和大致相当。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的实施,将提升我国天然气水合物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抢占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发先机,加速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成全球可燃冰开采第一国

开采成功

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经试气点火,已连续产气8天,最高产量3.5万立方米/天,平均日产超1.6万立方米,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天然气产量稳定,甲烷含量最高达99.5%,实现了预定目标。

可燃冰燃烧试验

这次试采成功是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打破了我国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长期跟跑的局面,取得了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完全自主创新,实现了在这一领域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深海航母”助力试采海底可燃冰成功

承担此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并成功试采可燃冰的“蓝鲸1号”,是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正是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海洋工程公司联合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履行平台运营服务合同。

可燃冰开采平台

据中集集团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之前被业界称为D90的“蓝鲸1号”是世界唯一的、两座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钻井深度已达到海面以下15公里,面对12级飓风仍可保持岿然不动。

据介绍,“蓝鲸1号”拥有27354台设备,40000多根管路,50000多个MCC报验点,电缆拉放长度120万米。作为最先进一代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该平台不仅在物理量上远超于其他项目,而且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克服了技术攻关、项目管理、全球采购、实际作业应用等诸多挑战。

哪些产业将受益?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在央视新闻中表示,这一次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成功,将会是继美国引领页岩气革命之后的,由我国引领的天然气水合物革命,将会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中共中央、国务院贺电中也指示下一步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

可燃冰开采

中国地质调查局预计,或在2020年前后突破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技术,实现能够适应工业化开发规模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善,大约再经过10年左右提升,到2030年前后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开发,那时候可能大家就能使用可燃冰作为燃料的汽车了。

以目前的进程来看,可燃冰经济性开采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化进程都已经超预期。平安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可燃冰主要为油服板块带来主题投资机会,A股上市公司中,重点关注受益可燃冰海上钻井服务和随钻测井服务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关注受益可燃冰完井服务和生产、储运环节的杰瑞股份、恒泰艾普、惠博普、富瑞特装。

科普知识:可燃冰,可以燃烧的冰块儿?

科普知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柯杰]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