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1127_896419_taonews.html
资讯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人类可以在保护区实施哪些行为

来源:环球科学

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是:公园和保护区是我们致力于保护自然的绝对基石。从长远来看,没有它们我们就无法拯救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

但人们也想使用公园,而且这个人数正在迅速增长。在世界各地,公园是徒步旅行、观鸟和露营等娱乐活动的目的地,也是山地自行车、雪地摩托和四驱车等更嘈杂的活动的目的地。

何种程度的人类活动不会对自然保护造成过多影响?我们应在哪里划定界限?

危险的公路

让我们先看看那些引领我们进入公园的公路。它们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公路是用来引领游客进入公园的,但是我们必须非常注意在哪里以及如何建造公路。

一条运输工业金矿的公路穿过巴拿马雨林。

在执法力度薄弱的地区,公路会割裂一片森林,并导致偷猎、毁林和采矿等非法活动数量急剧增加。

根据我(比尔)的研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由外国矿业或来自中国等国的木材投资者修建的新公路可能会破坏当地三分之一的保护区。

在刚果盆地的Nordable Ndok公园,偷猎原本不是个大问题,直到人们沿着公园边缘修建了一条新的公路。

突然之间,人们开始频繁听到AK-47步枪(象牙偷猎者常用来打大象)致命的枪声。

在刚果,比尔·劳伦斯检查了一头被偷猎者屠杀的野象。为取出珍贵的象牙,偷猎者砍下了这只大象的脸。

待评估的小径

公路是一回事,但简单的自行车道或步行道呢?它们也引领人们进入保护区,那么它们是否完全无害呢?

这不一定。2010年,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山地自行车运动会对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例如轮胎可能会不断碾压土壤表层,导致土壤变得更紧实、更易腐烂。对于高山植被脆弱的山区,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因为许多骑自行车的人喜欢在山区探险。

快速移动的自行车手也会吓到野生动物。有证据显示,在北美和欧洲,许多野生物种,如熊、狼、北美驯鹿和山猫,已被迫逃离或避开远足者和自行车手经常出没的地区。

在印度尼西亚,即使是生态游客和观鸟者使用的步道也吓跑了一些敏感的野生动物,或者导致它们只在夜间活动。

浣熊是濒危物种。有些野生动物会避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即使只有少量的人类活动。

每一种人类活动——无论是徒步旅行、骑自行车还是骑马——都会对自然造成其独特的影响。我们根本不知道人类的娱乐活动对全球的公园和保护区造成的整体影响。

然而,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约三分之一的陆地保护区(面积达600万平方公里,比肯尼亚还要大)已经在承受着来自人类活动的“强烈”压力。

公路、矿山、工业伐木、农场、乡镇和城市都威胁着这些本应受到保护的地方。而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更温和的、旨在享受自然的人类活动占比最大,其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较小,但仍未被量化。

两难的抉择

应该阻止人们参观公园吗?

不完全是。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正是游客资助了国家公园的运营,并向当地人提供重要的收入。

接触自然也是增进人类健康、支持环境保护和为建立新保护区生产政治动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印尼Leuser生态系统中的一名徒步者。

更重要的是,禁止人们进入某个区域是一件非常不受欢迎的事情。阻止人们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政府经常在选举中遭受反对。

管理的困境

如果我们接受人们必须能够使用公园的观点,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限制他们对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呢?一种方法是鼓励人们沿着指定路线和旅游路线参观公园。

最近的一项研究(使用来自照片的地理标记数据)显示,在公园游客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有一半是在不到公园1%面积的区域拍摄的。

换句话说,大多数游客只会使用每个公园里的一块小的、交通便利的区域。这对大自然来说是个好消息。

如果人们倾向于把他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漂亮的瀑布、壮观的景色和指定的徒步旅行区域附近,那么我们就能够把公园的大部分区域留给敏感的动物和脆弱的生态系统。

非洲中部的野生大象。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偷猎者和不断扩张的公路,三分之二的野生大象已经消失。

实践科学和管理的机会有很多。我们希望找到一种设计保护区的方式,既能让人们享受保护区的风景,但也将人类活动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同时将更大更完整的区域留给野生动物,让它们可以在保护区中自由漫步而免受人类干扰。

在设计公园时,我们的理念是把握好每一次游客参观的机会,来让人们受到教育、有所思考。我们需要人们利用公园来理解、欣赏和保护自然,而不是简单地把公园当成游乐场。

作者:比尔 劳伦斯

翻译:王羽

审校:施怿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9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81127_89641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