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用药》

《家庭用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3:00

以“依靠专家,面向百姓,传播医药保健科普知识”为办刊宗旨,以“求医问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为主...

文章数

吃多了能多吃降糖药“抵消”吗

2015-09-30 09:54:03

40岁的沈先生是单位的中层干部,长年应酬,大吃大喝,结果患上了糖尿病,平时是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医生嘱咐每天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剂量为早16单位,晚14单位,另加二甲双胍片0.5克,一天3次。平时沈先生自己也非常注意饮食控制,尽量避免应酬和高能量饮食,自己在家监测血糖,基本达标。但由于身居要职,赶场子似的饭局很多都无法回避,一旦有了应酬,那血糖就如股票涨停一般往上窜,沈先生也十分苦恼。由于没有时间就诊,就自行将胰岛素剂量进行了调整,今天多吃了一顿就多加4~6个单位胰岛素,心想靠多打点药把血糖降下来。就这样持续了一年,血糖水平仍难摆平,忽高忽低。于是沈先生去医院就诊检查,糖化血红蛋白7.8%,提示近3个月平均血糖控制不佳,沈先生自诉这一年以来体重竟增长了5千克,而且半夜经常会因心慌、出冷汗而醒来。医生解释,原本注射胰岛素就会使体重增加,且短时间内血糖变化太大,容易产生低血糖反应。

相信沈先生的经历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过,尤其那些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对于剂量的调整比较随意。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其带来的一系列大小血管以及神经的问题,即所谓的慢性并发症却令人谈之色变。千百年来,人们探索糖尿病的脚步从未停下。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突飞猛进。九十多年前胰岛素的成功提取,无疑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和生机,半个多世纪来,各种类型口服降糖药、不同剂型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成功研发,使糖尿病从不可治变成了可控,人们在考虑药物降糖效用的同时,也关注患者接受治疗的便利性。但是糖尿病的治疗并非仅用药物进行单打独斗,而是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为什么控制饮食“最基本”

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在合适的总热量、科学的食物配比、规律的餐次等要求的基础上,配合降糖药,尤其是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尤其是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可以改善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等。2012年由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联合发布的2型糖尿病管理指南中明确指出,糖尿病患者首先必须接受个体化的饮食治疗,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杂粮等)、低脂的乳制品以及新鲜的鱼类。如可能,尽量少食用或避免食用高饱和脂肪酸类食物、各种甜食及点心。同样,在2010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提到,作为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饮食治疗、运动及糖尿病教育等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应始终贯彻。每日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餐,确定食谱。在饮食治疗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效果和病情变化作必要的调整。由此可见,饮食控制在糖尿病整体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美食诱惑难挡,多吃药找安慰?

饮食控制如此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执行起来却千难万难,许多糖尿病患者遇到应酬或是美食的诱惑便放松了戒备。事后往往动起小脑筋,认为患了糖尿病,只要用药就能控制,不小心吃多了点,那就多用点降糖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就可以。这个思想误区使得原本医生制定的降糖药物剂量被人为地加大,就会出现沈先生的低血糖现象。要知道,上述这种姑息性措施只能偶尔为之。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彼此之间作用机制也不相同,作为临床常用的促泌剂类药物,其主要的作用机理为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按照医生推荐的剂量服用,可以有效地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若因为多食而人为地加大此类药物的剂量,可能会因剂量过大引起低血糖反应。更有甚者,认为得了糖尿病只要打胰岛素一切都好解决了,何况又不影响肝肾功能,随意根据饮食调节。这不是玩命吗?

尽管已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强化饮食控制和加强体育运动的降糖效果不亚于单个糖尿病药物治疗,但是长期持久的生活方式改变在日常糖尿病管理中的难度较大。若觉得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实在困难该怎么办?办法也还是有的,那就是加强锻炼,通过运动能增加肌肉、脂肪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即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率(敏感性),达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疗法也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饮食和运动相结合,多吃的食物所产生的能量可以通过运动把它消耗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管不住嘴”的人切忌在降糖药物上动小脑筋,只有加强锻炼才是一副良好的药方。

上一篇:降糖药联用有讲究
下一篇: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吗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