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621_321777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博览》

《世界博览》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世界博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为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创刊于1984年,曾伴随跨世纪的一代少年、青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名字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熟悉。

文章数
分享到:

中国个体户占领莱索托

2013-06-21 17:54:25

“非正规军”一样能占领非洲

中国个体户占领莱索托

在一个被西方人断定完全没有商业价值的国度,中国商人代替政府,建立起遍布全国的商业网络。

特约撰稿 | 蒋生元

 

第一个福建商人是什么时候来到莱索托的?管理着这个220万人口小国的政府也说不清楚。

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第一批福建商人的朋友、亲戚或是朋友的朋友开始陆陆续续地来到这个被南非四面包裹的国中之国,现在,莱索托差不多每100个居民当中,就有一个是来自中国的华商。在这个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最不发达国家”里,提到中国人,很多当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太厉害了!”

在这个贫瘠的国度,中国商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2528

莱索托因贫穷而被西方遗忘,中国个体户们却并不在乎,有人在,就有市场。

中国商人做了政府都没做到的事

作为全球公认的四个“国中国”之一,莱索托的面积只有3万平方公里,比中国海南省还小一点,去年人口为220万,约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口的一半。

莱索托3/4的国土是山地,交通不便,自然资源贫乏,显然并不是个理想的经商和投资目的地。除了中国商人,很少有外国人来到这里。

和其他非洲国家不一样,莱索托的中国人不是国有大型建设集团的员工,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不是修路或搞建设,完完全全是来做小生意的。莱索托政府官员估计,目前在该国经商的中国人大约在40002万之间,大多来自福建,许多人有亲戚和血缘关系。熟悉非洲的人告诉记者,这些中国商人之所以在莱索托取得成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营销策略简单。在莱索托,第一批中国商人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居民区开了不少商店和超市,对莱索托人进行“直销”,既减少了流通环节和费用,还可直接了解莱索托人的需求,从而出售销路好的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些商店规模虽不大,但出售的产品从服装鞋帽到家用电器,全都是生活必需品。后脚来的中国商人逐渐以原有商店为据点,向那些交通不便的乡村推进,开办更多的商店,服务更多的莱索托人。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国商人在莱索托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几乎覆盖了莱索托全国所有的山地和乡村,这是当地政府用了这么多年时间都没有做成的事。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中国商人与先到的商人大多有亲戚或朋友关系,这样有一个好处,避免了像一些非洲国家那样出现中国人之间的“恶性竞争”或者“自相残杀”,有助于整个市场的和谐发展。

其次,背后有强大的国内商会。有莱索托人反映,中国商人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资助,但显然与国内的商会有密切的联系。在这些商会的协调下,中国商人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在福建等地组织各种货源,批发大宗商品,然后运到南非,再转运到莱索托。这些商会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给后来的中国商人提供贷款和保险业务,使他们在莱索托经商不仅有了足够的启动资金,还免除了后顾之忧。因此,新到莱索托的中国商人头两三年的营业收入往往都用来偿还贷款。

最后就是全球各地中国商人的共同优点:价格便宜,服务周到。商品从中国国内批发,价格便宜很多。同时,中国商店大多24小时营业,每周开门七天,全天候服务,大大便利了当地民众。

中国商人的成功之道还离不开节俭。在莱索托的中国商人大多能吃苦、工作十分努力,但又舍不得花钱,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与有些外国商人挣了钱后就大手大脚地花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2529

繁华背后是“非法经营”?

对中国人在非洲生存状态素有研究的南非罗德斯大学社会学院高级研究员朴允胤指出,中国人其实在莱索托一直是“非法经营”,因为当地法律规定,只有莱索托本国公民才能经营零售业。

但这难不倒中国人。他们从莱索托人那里“租赁”营业执照开张营业,当地政府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这种现象,朴允胤解释说,西方国家对于莱索托这样资源缺乏、经济落后的非洲小国没有投资的兴趣,因此中国商人的投资和商品对于莱索托来说,是求之不得的“礼物”,怎么还能教条地拒之门外呢?

此外,在莱索托的中国商人大多雇佣至少一个本地人,这拉近了他们与当地的关系。同时,他们也不像别的国家的中国商人那样,把挣到的钱都汇回国内,而是用在当地营业规模的扩大上,这是莱索托官员乐于看到的。

不过,在莱索托的中国商人也并不总是受人欢迎,他们的成功招来了“羡慕嫉妒恨”。目前,在莱索托各界,对中国商人的不满情绪随处可见。有人指责有的中国商品质量不佳,尤其是鞋子,穿了不久就坏了。还有人称大量中国商品的存在挤垮了当地零售业的发展,呼吁政府出台措施、对中国商人的经营活动和范围进行限制。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马哈班尼·特科一直是莱索托首都马塞卢的一名成功的零售业商人,但他后来把店铺出租给了中国商人,因为,“中国商人把我挤垮了。唉,要想与外国商人,尤其是中国商人竞争,实在太难了。你知道吗?如果你一包糖卖8马洛蒂(莱索托货币,约合人民币8. 7元),而中国人一包糖只卖5马洛蒂,你的生意还能做得下去吗?”

还有人举报称中国商人有偷税漏税、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出售违禁和过期商品等违法行为,甚至有人声称,中国老板对莱索托雇员进行“体罚”,“中国人老让员工加班,如不服从,就得挨骂挨打”。但这些指责都不能阻止中国商品成为莱索托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莱索托人对记者说,“如果这些中国商人走了,中国商品没了,让我去哪里买东西?”



上一篇:震惊世界的印度婚礼产业
下一篇:Netflix :借《纸牌屋》叫板HBO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