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707_32178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博览》

《世界博览》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世界博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为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创刊于1984年,曾伴随跨世纪的一代少年、青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名字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熟悉。

文章数
分享到:

活在另一“次元”的菲律宾人

2013-07-07 12:56:03

“吊儿郎当”、安于现状、不做计划

活在另一“次元”的菲律宾人

菲律宾人纪念祖先的方式,是搬着乐器到坟头又唱又跳,让先人们看到自己过得很快乐。

本刊记者|赵国贺

台湾渔船“广大兴28号”遭菲律宾海警船枪击事件,迟迟没有得出令各方信服的处理结果。虽然菲律宾和台湾已协商建立一个以相互协助为主要方式的“平行调查”,但菲律宾再三拒绝道歉的作法以及迟缓的反应,令两岸都极为不满。

522日,菲律宾媒体又开始炒作中国军舰和执法船靠近本属中国的仁爱礁的新闻。中国与菲律宾再度在南海岛屿问题上陷入争端。在一年前,两国在黄岩岛附近对峙一月有余。

频频发生的岛屿争端以及对国人的伤害事件,包括20108月在马尼拉发生的旅游大巴遭劫持、8名港人身亡的悲剧,将菲律宾这个邻国贴上了“极不友好”的标签。

但这样一个数据往往并不为人所知:去年,菲律宾GDP增速达到6.6%,位列亚洲第二。虽然菲律宾的经济总量和规模相对有限,但这或许可以改变一部分人对它“东南亚小国”的印象。

“菲律宾实际上并不小,它的人口和国土面积都只是略低于日本。”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吴杰伟副教授对本刊表示。不少学者和网民都把菲律宾的“挑事儿”同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菲美之间不寻常的关系联系到一起——美国曾对菲殖民数十年,对该国影响深远。但吴杰伟认为,把问题看得如此简单,是因为国人对菲律宾依然缺乏深入的了解。

22785

2013512日,马尼拉街头,一名男子顶着饮料箱经过墙壁上张贴的竞选海报。菲律宾于5月中旬开始全国范围内的中期选举,人们将投票选出上到国会议员下到地方官员的各级别官员。

“你们会用武力解决海峡争端吗?”

北京大学菲律宾语系,每四年才招收一届学生,人数不过10人左右。

而在全中国,听说过菲律宾语(Tagalog,译为他加禄语)的人都不多。由于菲律宾是双语制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所以无论是商业往来、旅游还是民间交流,英语在多数日常接触中都能“胜任”。

“从实际需求考虑,全社会对于菲律宾语的需求并不大。我们的招生安排既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可以保持一定数量的人才储备。”吴杰伟1992年进入北京大学时,中国和菲律宾的联系并不像现在这样密切。多年来,吴杰伟主要从事菲律宾语言、文化和中菲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这二十余年来,国内对菲的研究机构有的聚焦时政、经济等领域,主要集中在南方的社科院和高校系统;有的则侧重语言和文化层面的研究,例如北京大学的菲律宾语专业。

但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对于了解菲律宾当地语言和文化的人才的需求一直存在。学习菲律宾语的学生走出学校后,很多人都成为了驻外的商业代表或驻外记者。一些人在马尼拉的商业公司工作,为国内的代表团承担翻译、联络的职责,并以亲身体会向国人说明当地情况,让他们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对菲律宾有所了解。

掌握了当地语言,捕捉到的信息必然会更准确而丰富。一位菲律宾语系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一家中国公司,在某次同一家菲律宾公司的商业谈判中,他在会议中担任翻译。双方先使用英语交流,过程很顺畅,但不时能看到对方代表突然用他加禄语和旁人嘀咕一句,结果发现,台面上的英语是一层意思,而私下里嘀咕的话才是对方的实质想法。

作为研究学者,吴杰伟曾多次在菲律宾学习和考察。2003年,他在马尼拉生活了一个月。一天,他到街头一家小店配钥匙,小贩问他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在得知他来自中国后,小贩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你们国家会不会用武力解决海峡的争端?”

那算得上是一次直接的体验,路边小贩的话可以透视出菲律宾普通阶层对中国的看法。吴杰伟表示,就像大多数国人提起菲律宾便会想到菲佣、海岛、香蕉等词汇一样,他接触到的菲律宾人对中国的看法仍停留在“功夫、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社会主义国家”上,“这些印象无疑都是单薄的、平面化的。”

中国只能影响菲律宾的物质

菲律宾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当地人用这样通俗的话总结自己的身份:起西班牙名字、吃中国菜、讲英语的马来人——历史上,菲律宾接受了西班牙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之后又成为了美国人的殖民地,二战后才得以独立。因此,菲律宾留下了深刻的外国印迹,城市中的许多街道仍以西班牙文命名。

中国同样对这里施加着影响。在菲律宾街头,随处可见汉字招牌,因为从明朝起,大量华商就来到这里。华人的身影遍布各类商业机构,在经济领域中成为主力。吴杰伟认为,中国对菲律宾的影响很直接:“菲律宾人常吃中国菜,属于生活中最日常的范畴,说明中国的影响主要是物质层面的。中国的形象多与具体事物结合在一起,吃、穿、用……在日常生活中,中国消费品已经遍及到了菲律宾的各个角落。”

可这种影响难以深入到文化和价值观层面,因此持续时间也不会长久。“我们的公司、驻外机构由于语言问题,也更愿意与当地华人联系,形成自己的圈子,和当地社会有一定隔阂。”吴杰伟说。

由于历史原因,菲律宾一直比较开放,整个社会愿意接受外来事物。但菲律宾同中国的在文化上的差异很大,即便两个国家只是隔海相望。

菲律宾时常会遭受自然灾害如台风、泥石流的严重侵袭。当地人也会举行赈灾义演和慈善晚会。但不同于国内赈灾晚会上播放的抢险镜头和感人事迹,菲律宾人会在晚会上请来歌手和乐队,所有人又唱又跳,最后高兴地掏腰包;菲律宾人过万圣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他们的做法是带上食品饮料、音响乐器,到墓地去野餐,甚至摆上麻将、牌局。他们的理念是让祖先知道我们过得很快乐,才能心安。

“中国人和菲律宾人对现实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国人更强调社会个体的责任,如果一个人过得很快乐,他绝对谈不上是什么典范;但菲律宾人不会把责任看得很重,他们更看重个人情感,个人感受远远高于社会责任,因此生活态度比较随意、乐观。”吴杰伟说。

“那是在政府的事,菲律宾欢迎你。”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菲律宾人意图反抗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当时的领导人博尼法西奥成立了卡蒂普南组织,策划一系列的斗争活动。然而,在一次讨论行动方案的重要会议后,其中一位信仰天主教的与会者居然跑到教堂向神父忏悔,结果使得行动计划被提前暴露,殖民政府接到神父的报告后随即进行镇压。

“猪一样的队友”虽坏了大事,但也让菲律宾的起义被迫提前。这一历史事件形象地反映出菲律宾人独到的一面:不擅长计划、考虑不周全、效率不高。

从菲律宾当局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的仓促应对上看,这样的“传统”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官方没有相应的计划和预案,安排和处理完全不成体系。

事件发生后,一些国内记者奔赴马尼拉,他们也着实体会到了菲律宾人的随意性。当地人喜欢打招呼,一位记者反复被问“你从哪儿来”,回答“中国”,对方便是一连串的“nice ()”,绝不会主动讨论当下的枪击事件或岛屿争端。若主动询问,人们的回答是:“确实有问题,但那是政府的事,菲律宾欢迎你。”马尼拉人鲁埃尔虽然关注了枪击事件,他始终想不明白的却是:“台湾为什么不肯接受赴台代表的道歉?”

一名在菲30年的华商如此解释:“菲律宾人天性散漫,说好听点是乐观,难听点就是‘吊儿郎当’,对什么都无所谓。”

对于菲律宾对渔船事件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吴杰伟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菲律宾风格。他们觉得这件事我已经道过歉了,别的我也做不到,要么就这样,要么就算了。”但毫无疑问,在处理重大国际事件上这样的表现肯定是理亏和不妥当的,缺乏基本的人道精神。

22786

位于马尼拉一个贫民社区里,人们在打一种菲律宾独有的“撞球游戏”,桌台上放着的不是台球,而是木盘。这种游戏是很多菲律宾穷人的消遣方式。

不买房,不储蓄,不参加保险

吴杰伟在菲律宾生活期间,有一次和朋友光顾马尼拉的一家私房菜餐厅。他们点了鲜榨果汁,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椰汁、甘蔗汁、柠檬汁等。过了十分钟,服务员为每个人端上来一小杯果汁,让他们先喝一口,然后告诉他口感如何、是否太甜或者太淡,顾客表示满意后才会端上大杯果汁,不满意的话后厨马上改进。“菲律宾人很注重个人感受,在服务行业中,他们会尽力贴合你提出的个性要求,”吴杰伟说。

服务业是菲律宾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得益于该领域的发展壮大。外包行业是菲律宾经济增长中的亮点,当地员工拥有先天的语言优势和低廉的工资水平,因此为欧美国家所青睐。“2009年我在菲律宾时,很多菲律宾人便意识到那是新兴行业,围绕着呼叫中心还延展出下游产业。呼叫中心的员工多是夜里上班,当地就出现了为他们服务的餐饮和零售店等,这对经济的帮助非常大。”

海外劳工则是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另一大贡献者。国人对此的概念大多集中在“菲佣”身上,其实菲律宾输出的劳动者有多种类型,例如到中东国家的工厂和建筑工地打工的男性工人、从事看护和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以及在香港、日本等地的表演的歌手和乐队等。菲劳在台湾人数众多,人数接近8万,因此台湾在宣布对菲律宾进行制裁时,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对菲律宾劳工的申请限制。

不仅在国外,菲律宾当地人也大量雇佣本国的家政人员,吴杰伟说,菲佣对工作的热情是国内从业者望尘莫及的。“她们热爱这样的工作,总是面带微笑,这是为了说明我心情好,与主仆身份完全没有关系。而在其他行业,也不是你消费之后我才对你笑,而是我愿意微笑着去面对工作。”

菲律宾人的独特性格和社会的运作秩序,既受到天主教的作用,也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作为以西班牙王室成员命名的殖民地,菲律宾的国家形成没有经历内部统一的过程,社会因而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也催生了强烈的领主和附属观念。

而尽管经济上取得了飞速进步,但菲律宾贫富分化的程度在亚洲也首屈一指。该国的经济命脉如房地产、通信业被寡头势力垄断,政治上则被家族势力牢牢控制。普通人虽然可以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但绝大多数财富都被一小部分人所占有,北方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超过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

“但菲律宾人的心态不是推翻寡头和政府,而是更愿意寻找一种途径与之建立联系,成为经济或政治事务的一员。”吴杰伟说,菲律宾普通人的收入一般、生活清贫,但大多数人依然心态平和,因为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不高,压力也就因此不大。“大多数人都不计划买房子,也不会储蓄,甚至没有购买医疗保险的习惯,生病了能治就治,不能治则是听从上帝的安排。”

所以,安于现状的菲律宾人,在政治上虽然对阿罗约不满意,但没有比她更好的政客,就只会选她,对现在的阿基诺三世亦是如此。社会上的贪污受贿现象随处可见,但人们也甘于接受,情愿认为那是经济运作中伴随的环节。

安于现状和高容忍度的性格直接影响着菲律宾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交流方式,他们更愿意讨论对一件事是否相信、接受或者喜欢,而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吴杰伟说:“许多菲律宾人都相信,该国的某个岛屿上一直深藏着一处大宝藏,有一天人们会突然发现它然后挖出来,这样所有人就都能受益了。”



上一篇:高速发展的菲律宾背后
下一篇:人们为什么说脏话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