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60909_555712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世界博览》

《世界博览》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世界博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为国家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创刊于1984年,曾伴随跨世纪的一代少年、青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名字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熟悉。

文章数
分享到:

城市把人逼疯

2016-09-09 14:25:46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多项研究都发现城市里的精神疾病发病率更高,这也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究竟是“城市导致了疯狂”还是受“疯狂”所累的人最终多会栖居于城市。

 

 

伦敦南部的Southwyck 大楼看上去非常吓人,不明就里的人常会把它想成是座监狱。当地人称它为“屏障,”从下面经过,你会看到高高耸立的砖混怪物,从天空笼罩而下让人不寒而栗,仿佛在那些窄窄的矩形窗户背后,还有你看不到的人正盯着你看,真是阴森恐怖。

这栋大楼是社会保障房,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目的是为居民阻挡,即将修建的一条六车道高速公路的噪音。但是这条高速路因为种种争论最终并没有建成,但Southwyck 7层高的大楼带着锯齿状的房屋却保留了下来,矗立在哪里阻挡着虚幻的高速路噪音。

如果你不习惯现代都市嘈杂的的环境,你一定会感觉到不安。但在Southwyck 大楼这里,城市的疏离感可能比单纯的建筑的影响更深。一项研究发现,该地区是伦敦南部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最高的地方,即使与相邻的街区比较也要高的多。

这个惊人的结论是伦敦学院大学流行病学家詹姆斯·柯克布赖德发现的。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多项研究都发现城市里的精神疾病发病率更高,这也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究竟是“城市导致了疯狂”还是受“疯狂”所累的人最终多会栖居于城市。

 

城里人得精神病的比例更高

农村居民常常抱怨,城市里没完没了的嘈杂声、繁忙的交通和拥挤的人群能把他们逼疯。他们的说法也许是对的。精神疾病与城市生活之间的关联最早受到注意是在1900年左右,一名美国精神病医生发现精神病院的病人多来自于高楼林立的区域。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种关联又偶尔被重新发现过几次,1990年及之后的研究者证实了这一关联。他们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用数据控制的方法测试了居住区以及诊所内的研究对象。

2010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0多万瑞典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那些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比农村地区居民患上精神病的可能性更大。专家们目前还不知道导致这一现象的确切原因,但他们指出,城镇居民更容易受到周围的人的排斥。如果他们不能融入环境,会更容易遭到歧视,而这会使他们感到焦虑,甚至患上精神疾病。

斯坦利•尚密特博士是这一研究的领头人,他说:“分布率所呈现出的最清晰的地理格局是,城市地区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要高于农村地区。”该研究发表在《普通精神病学纪要》上。他还说,城镇居民更容易患上导致性格变化的其它精神疾病,这种疾病被称为非情感性精神病。

这并非头一回有资料表明农村生活更健康。近期的系统综述显示,包括都市化、社会经济剥夺及社会资本等在内的许多邻里特征均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有关。这一相关性在非情感性精神病性障碍中更强,如精神分裂症,而抑郁及双相障碍等情感障碍则相对较弱。

对许多人来说,这足以证明城市全面地败坏了我们的精神健康,这也和那种崇尚宁静的自然世界的强烈文化信念很合拍。

有理由认为城市生活是某些精神问题的原因。城市生活的两大心理副作用——社会孤立和社会威胁,已经在心理健康领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它们是许多精神问题的风险因素,但是与错误知觉及妄想症特别有关。对于已经患有妄想幻觉的人来说,有很强的证据证明城市环境会加重焦虑,提升幻想的激烈程度,并且损害自信心。

住在衰败的内城社区会逐渐损耗人的心理健康,这看起来像是一项常识。但是这种文化上的陈词滥调细细推敲就站不住脚了,因为此类影响的对象特别有选择性。也就是说很多人并不会受到城市的影响,也不会患上精神疾病。

 

疯狂的人爱住城里

但这些证据都无法确实证明城市生活会造成精神分裂。有些人认为这一因果链条应该反过来才对。这种理论认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只是更有可能沦入贫穷的城市社区,这种现象最初被称为“社群漂移”假说。这项项假设心理疾病与社会阶级有关的学说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社会阶级将因为疾病而向下迁移。

发表在《精神分裂症通报杂志》(2012 12)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城区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较高或可归因于社区内的贫困、人口密度增加和不平等增加有关。这项研究由英国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进行。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来自剑桥大学的詹姆斯·柯克布赖德医师说:“尽管我们已经知道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在越来越多的社区趋于升高,但是原因未明。我们的研究表明,人口密度较大、较贫困和社区不平等是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相似病症发病率较高的原因。知道这点很重要,因为其他研究显示,当社会越平等时,很多健康和社会转归也趋于更好。”

科学家们所用的数据来自在伦敦东部市中心3个种族构成不同的相邻社区(进行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发病率大型研究。在考虑了年龄、性别、种族和社会阶层等因素之后,各社区之间精神分裂症(及其他以幻觉和妄想为主要特征的相似病症)的发病率仍显示有差异。3种环境因素可预测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贫困(包括就业、收入、教育和犯罪)、人口密度增加以及不平等增加(贫富之间的差距)。

也许贫困和遭忽略是两个明显的因素,但是最近流行病学家阿米尔·赛莱斯兰开展的一项研究却有不同的看法。2014年,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阿米尔·赛莱斯兰博士针对精神分裂症、人口密度及邻里剥夺的相关性开展了一项研究,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探讨,在校正未加观察的家族风险后,先前研究所报告的邻里特征与日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等精神疾病的相关性是否仍然存在。为完成这一目标,我们使用了瑞典国家登记数据,纳入了1967-1989年间出生的个体,共240万左右。我们同样确定了所有的生物学亲兄弟姐妹及表/堂兄弟姐妹。

结果发现,暴露于城市及社会经济剥夺居住环境的个体罹患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的风险升高。然而,这种相关性在针对大家庭成员的比较分析中显著减弱,在核心家庭中则完全消失。

阿米尔·赛莱斯兰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并非负性的邻里环境导致了精神疾病;事实上,似乎有家族遗传效应使得高危个体居住于人口稠密及社会经济剥夺的居住环境。换句话说,可解释个体为何居住在这种地方的原因同样可解释精神疾病风险的升高。

不过,仅从基因的角度解释城市里贫困社区里精神疾病成为高风险的原因也是偏颇的。即使基因因素在人们选择居住地区上有作用,“只有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我们才能减少心理健康上的额外负担,并且打破那些家庭面临的社会经济不利地位的恶性循环,这些家庭通常连续几代人都住在贫苦街区。”

城市对精神病患产生影响的原因仍未确定,这让我们这些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一颗悬着的心暂时可以放下了。

上一篇:欧洲开放式街区治安指南
下一篇:隐私是怎样“自我暴露”的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