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媒体达人  >  嘉翊

嘉翊

开博时间:2016-11-21 20:42:00

《家庭医生》编辑

文章数

朋友圈里求捐,你帮不帮

2016-05-05 12:03:42
作者:张翼鹏

  朋友圈里故事多。 
  最近就有个事,让人有些纠结。因为与行善有关,还关乎一个新现象——众筹。 事情发生在广东佛山。2015年12月,一个11个月大的女婴,被诊断为“嗜血细胞综合征”。由于病情严重,女婴随即进了重症监护室。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进了重症监护室,花钱如流水。孩子父亲说,进去5天,就收到5万多元的发票。再加上之前近2万的开销,压力骤然增大。到底要在重症监护室待多久,还说不清。但待一天,就要花一天的钱。 
  于是,孩子父母想到了求助。在别人的帮助下,在一网络平台发出了求助信息。出乎意料的是,没几天就收到2900多笔捐款,筹到14万多元。网络时代,让众筹变得更便利、更有效。所谓众筹,说白了,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事情至此,是好事。还是好心人多啊。 
  可天不遂人愿。女婴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一周,就离世了。故事本该就此结束。但不久,参与捐钱的好心人发现,女婴父母在朋友圈里晒出国游照片。不是说没钱吗,怎么还出国游呢?质疑声愈发激烈:“原来捐款帮助你们,是觉得你们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有捐钱者表示:“似乎受到了欺骗。”虽然女婴父母也承认善款没有用完,并做了自己的解释,但于事无补。 
  这确实是个问题。人们一般的理解是,当有人求捐,一定是遇到迈不过去的坎儿,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但眼前的现实好像不是这样。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不要以为这是个案。过去一段时间,这样的事不断发生。甚至在浙江绍兴,有人一边为孩子治病求捐,另一边却在秀钻戒、奔驰车。 
  总有人在过度消费着人们的善良。 
  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朋友圈里有人求捐,你帮不帮? 
  在今年9月即将实施的《慈善法》中,对个人求助也并没有限制。全国人大一位官员做出了解释:“个人遇到困难,亲属遇到困难,个人说向社会募集一些钱来解燃眉之急,法律并不禁止。”“作为一个好心人,要做善事的人,要不要给他捐款,捐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得自己去判断。” 
  做善事不简单。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上一篇:六十四岁的孕事
下一篇:退休了,该不该交医保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