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1.22”爆炸事故

图文: | 2016-07-01

导语:截至2013年10月,我国油气管道总里程达10.6万公里,超过了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油气管道承担着我国70%的原油和99%的天然气运输任务,覆盖范围跨越我国31个省市区,涉及10亿多人口。油气输送管网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保障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此次青岛燃爆事故再一次提醒我们,这些油气管道同时也是“流动的炸弹”,如果在管道规划、安全生产等任一环节缺少严格周密的技术、制度以及法律的监管,就有可能发生泄漏、爆炸事故,酿成重大惨剧。

青岛“11.22”事故

时间:2013年11月22日

地点:青岛市黄岛区

过程:凌晨3点,位于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汇处的中石化输油管线发生破裂,致原油泄漏;当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在中石化职工抢修作业过程中,海河路和斋堂岛街交会处发生爆燃,随后胶州湾入海口被原油污染海面发生爆燃。

原因:初步确定为输油管道漏油渗入市政排水管网导致爆燃发生,具体引爆点和引爆原因尚在调查中。

“11.22”事故造成重大损害

人员伤亡:截至11月27日,事故已造成55人死亡,9人失踪,约166人受伤。

社会、经济损失:约有5515米排水暗渠遭爆燃冲击,致黄岛区秦皇岛路、刘公岛路、斋堂岛路、长兴岛街等多条市政道路不同程度损毁,排水、燃气、供水、供热等多条管线受损,致使许多居民小区处于停水、停电、停气状态,还有部分居民住宅受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环境危害:胶州湾海面受到漏油污染,原油污染面积约3000平方米,油花污染面积约1万平方米,原油污染会对胶州湾的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和近海养殖业产生持续影响。

油气管道为何会泄漏?

根据有关研究,我国油气管道泄漏的主要原因有:腐蚀、材料缺陷、外部影响(如土壤位移、冲刷断裂等)和第三方破坏(如偷油、工程施工等)。此次发生事故的青岛东黄输油管道已使用27年,出现腐蚀状况的可能性较大。就全国而言,我国运行期超过20年的油气管道约占62%,处于老化阶段的管道,由于内磨损和内腐蚀加剧,每1km的事故发生率在2次以上,而且事故发生有意外性,修复也困难。

数据来源:郎需庆等. 油气管道事故统计分析与安全运行对策.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 6(10):15-17.

下水道为何会爆燃?

经原油管道泄漏的石油进入下水道后,其轻组分(比重较低的碳氢化合物)会挥发成可燃气体;加上下水道内原本存在的易燃易爆气体,如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形成可燃混合物。当可燃混合物的浓度达到其爆炸极限浓度时,一旦遇火源就会发生爆炸。鉴于下水道管网的开放性与复杂性,任何一个涉事地点,掉入一个烟头,或者只是摩擦出的一点火星儿,都会成为火源,引发剧烈爆炸。

历史上的那些“油气”惨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