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二孩,心理准备好了吗?

图文: | 2016-07-01

导语: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之后,“放开二孩”就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面对突然被赋予的权力,有人兴奋,有人焦虑,有人坚决,有人犹豫,很多家庭都面临着重大的决策,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考虑。生育二孩,您在心理方面准备好了吗?

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做出重要决定时,会受到个人态度、社会要求和自我掌控度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抉择“是否要二孩”的家庭来讲,这三方面对应的就是:是否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精神需求、来自大家庭及生活环境的“舆论导向”以及对家庭抚养二孩能力的评估。

    每个人都有对自己家庭结构的美好期盼,这是决定是否生育二孩的精神需求;父母、亲人、朋友的意见和他们的家庭结构、生活经历则构成了做决定的“舆论环境”;而夫妇的身体情况、经济条件、个人发展规划等影响着人们对抚养二孩能力的评估。当这些影响因素分别带来的结论无法取得一致的时候,人们就会对“做决定”这件事产生担心、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二胎焦虑症”、“孩奴恐惧症”等也都产生于此。

    政策落地,焦虑蔓延,面对这些情绪,首先需要明白这样的情绪反应是自然的、正常的、可接受的,同时要分析并明确自己的决定对自己和家庭意味着什么,努力在排除情绪干扰的条件下做出决定,这样的决定才会是更适合自己的。

因“小”失“大”不可取

家庭结构的改变关系到家庭中的每一个人,生育二孩对家庭中第一个孩子的影响更应该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已经形成的孩子来讲,打破现有稳定的家庭结构、接纳家庭的新成员更是涉及身心发展的重要事件。所以,对于准备要二孩的夫妇来讲,除了双方要提前达成统一的意见外,还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很强,情绪情感也更加敏感,做好已有孩子的工作,应该是准备孕育下一个新生命前的重要一步。千万不要忽略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可能影响未来的家庭关系。

无论第一个孩子的年龄如何,在和他/她沟通的过程中,都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有参与决策的感觉。同时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不会因为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诞生而消逝或减少,争取在这件事上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认同。

共同参与促成长

帮助大孩子更好地接受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就要给大孩子创造出参与他或她成长的机会和氛围。

在孕期,让大孩子参与到共同迎接新生命的过程当中,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准备工作,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关注胎儿的发育成长,可以尽早培养他们之间的亲密感。

在小宝宝成长初期,要留心大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的关怀,也可以鼓励大孩子记录弟弟或妹妹的成长轨迹,来激发大孩子“升级”所带来的自豪感、责任感和榜样感。同时要尽可能增加两个孩子之间相处和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未来亲密关系的增强都十分重要。

此外,作为父母,要在生活中尽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虽然是一奶同胞,但是两个孩子在个性、认知能力等方面还会有所不同,不要用比较性的语言来刺激任何一个孩子,在物质或精神奖励方面也不要顾此失彼。

独生VS非独生

从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至今已有35年,放开二孩,也许会大大影响我国未来独生子女的数量和人口比例。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这两个群体的异同一直是心理学家的兴趣点所在。比如在社会行为方面,有研究认为非独生子女表现更好,但也有研究认为两个群体并无差别,甚至独生子女更加优秀。不过这些研究或者仅限于童年期表现,或者仅在实验室中进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4年,中科院心理所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200000个活跃的新浪微博用户并邀请他们参与实验,对人们在网络社交行为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微博行为的差异并非像想象的那样,由性别、年龄、籍贯、本人或父母的教育水平等因素决定,而是与用户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一因素相关。独生子女组的昵称长度、发布数量高于非独生子女组,个人展示中的自我描述更积极;而非独生子女组的粉丝数量、互粉数量、点赞微博、含图片微博数量则高于独生子女组。不过,这些微博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是什么,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回答。

不过,无论研究结果如何,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都是拥有独立人格与思想的个体,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做出重要决定时,会受到个人态度、社会要求和自我掌控度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抉择“是否要二孩”的家庭来讲,这三方面对应的就是:是否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精神需求、来自大家庭及生活环境的“舆论导向”以及对家庭抚养二孩能力的评估。

    每个人都有对自己家庭结构的美好期盼,这是决定是否生育二孩的精神需求;父母、亲人、朋友的意见和他们的家庭结构、生活经历则构成了做决定的“舆论环境”;而夫妇的身体情况、经济条件、个人发展规划等影响着人们对抚养二孩能力的评估。当这些影响因素分别带来的结论无法取得一致的时候,人们就会对“做决定”这件事产生担心、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二胎焦虑症”、“孩奴恐惧症”等也都产生于此。

    政策落地,焦虑蔓延,面对这些情绪,首先需要明白这样的情绪反应是自然的、正常的、可接受的,同时要分析并明确自己的决定对自己和家庭意味着什么,努力在排除情绪干扰的条件下做出决定,这样的决定才会是更适合自己的。

因“小”失“大”不可取

家庭结构的改变关系到家庭中的每一个人,生育二孩对家庭中第一个孩子的影响更应该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自我意识已经形成的孩子来讲,打破现有稳定的家庭结构、接纳家庭的新成员更是涉及身心发展的重要事件。所以,对于准备要二孩的夫妇来讲,除了双方要提前达成统一的意见外,还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很强,情绪情感也更加敏感,做好已有孩子的工作,应该是准备孕育下一个新生命前的重要一步。千万不要忽略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可能影响未来的家庭关系。

无论第一个孩子的年龄如何,在和他/她沟通的过程中,都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有参与决策的感觉。同时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不会因为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诞生而消逝或减少,争取在这件事上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认同。

共同参与促成长

帮助大孩子更好地接受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就要给大孩子创造出参与他或她成长的机会和氛围。

在孕期,让大孩子参与到共同迎接新生命的过程当中,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准备工作,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关注胎儿的发育成长,可以尽早培养他们之间的亲密感。

在小宝宝成长初期,要留心大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的关怀,也可以鼓励大孩子记录弟弟或妹妹的成长轨迹,来激发大孩子“升级”所带来的自豪感、责任感和榜样感。同时要尽可能增加两个孩子之间相处和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未来亲密关系的增强都十分重要。

此外,作为父母,要在生活中尽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虽然是一奶同胞,但是两个孩子在个性、认知能力等方面还会有所不同,不要用比较性的语言来刺激任何一个孩子,在物质或精神奖励方面也不要顾此失彼。

独生VS非独生

从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至今已有35年,放开二孩,也许会大大影响我国未来独生子女的数量和人口比例。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这两个群体的异同一直是心理学家的兴趣点所在。比如在社会行为方面,有研究认为非独生子女表现更好,但也有研究认为两个群体并无差别,甚至独生子女更加优秀。不过这些研究或者仅限于童年期表现,或者仅在实验室中进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14年,中科院心理所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了200000个活跃的新浪微博用户并邀请他们参与实验,对人们在网络社交行为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微博行为的差异并非像想象的那样,由性别、年龄、籍贯、本人或父母的教育水平等因素决定,而是与用户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一因素相关。独生子女组的昵称长度、发布数量高于非独生子女组,个人展示中的自我描述更积极;而非独生子女组的粉丝数量、互粉数量、点赞微博、含图片微博数量则高于独生子女组。不过,这些微博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是什么,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回答。

不过,无论研究结果如何,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都是拥有独立人格与思想的个体,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