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  科技热点  >  热点

【深度科普】全球致残首因——腰痛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腰痛,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而正在经历着腰痛“折磨”的人也不在少数,几乎每个人都曾受到过或正在经历腰痛的困扰。腰痛十分常见,由于其常导致十分明显的疼痛、不适以及活动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给患者带来多种不便和痛苦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患者、家庭甚至是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关研究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腰痛是导致人群丧失劳动能力、残疾的首要原因。腰痛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知名期刊《柳叶刀》就曾指出:目前,全球有超过5亿人正在遭受腰痛的折磨。因此,一定要加强大众对腰痛的重视程度。
腰痛,腰痛的原因,为什么腰痛会导致人残疾
  一、你真的了解腰痛吗?
  腰痛一般指后背部下方区域疼痛,即从第12肋延伸至臀褶部位的骨骼、肌肉疼痛,这种疼痛是一种患者能明确感知的主观疼痛感觉,有时疼痛和麻木无力感还会延伸至膝盖以上的大腿部位(可单侧或双侧发生),这种疼痛是一种活动受限性的腰背部位疼痛,持续时间常在1天以上,长时间维持同一种姿势的时候症状会加重,改变姿势后疼痛可稍微缓解。与生活中最常见的头痛、胸痛等症状一样,通常情况下,腰痛只是一种症状而并不是一种疾病。
  根据导致腰痛的病因不同,腰痛分为特异性腰痛和非特异性腰痛。在临床中,非特异性腰痛约占腰痛患者的90%,是最常见腰痛类型,其也是导致中老年人活动受限最常见的病因,在带来身体痛苦的同时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导致特异性腰痛的致病因素与腰痛存在着因果联系,这种类型的腰痛一般与感染、创伤、损伤或结构畸形等因素有关;非特异性腰痛常没有明确的致病原因或相关结构因素异常。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腰痛(腰痛持续时间在6周内)、亚急性腰痛(腰痛持续时间为6-12周)和慢性腰痛(腰痛持续时间超过12周)。
  二、腰痛的高发病率不容忽视
  相关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腰痛患病率约为13.1%-20.3%。我国成人腰痛的曾患病率约为7.21%-39.0%,年患病率约为20.88%-29.88%,实时患病率约为6.11%-28.5%。从这组数据上看,中国人的腰痛患病率大致与全球水平持平。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糖尿病的总人群患病率约为11.6%,城市人口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1.5%。由此可见,在中国腰痛的患病率是高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疾病的。
  腰痛还会使很多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人群失去劳动能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腰痛,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三、腰痛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个人因素
  年龄因素
  腰痛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健康问题,本病多见于45岁以上的人群。但要注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腰痛的困扰,腰痛的发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部分研究认为,脊柱的稳定性与腰背部肌肉和韧带有关。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腰背部肌肉力量下降、韧带劳损,使脊柱的稳定性下降,再加上脊柱、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引发腰痛。
  性别因素
  部分研究认为,男性发生腰痛的几率要高于女性,这与工作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男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扭转、上举等动作更容易导致腰部受到损伤,所以男性的腰痛发病率要比女性高。但是,相关研究学者指出,随着社会劳动结构的变化,重体力劳动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而需要长时间固定姿势工作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女性的活动量明显要比男性少,因此长期从事固定姿势劳动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腰痛的症状。
腰痛哪些因素密切相关,腰痛的原因
  体重影响
  肥胖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肥胖不但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还是腰痛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对关节的磨损,特别是会加重脊柱的负担和磨损程度。而肥胖人群不合理的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腰痛的发生率。既然肥胖会导致腰痛的发生率增加,那么越瘦的人腰痛的发生率就会越低吗?其实不然,有研究认为体重过轻的人群,腰背肌肌肉组织相对较少,韧带的力量也会相对较弱,很容易造成脊柱的稳定性下降,脊柱的不稳定性则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进而引发腰痛的出现。
体重对腰痛的影响
  不良姿态影响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腰椎并不是完全笔直的,而是有生理曲度的存在。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进入21世纪后,人群日常体力活动水平降低了约60%-70%,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逐渐增多。而长期不正确的坐姿、卧姿会导致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发生变化。在日常工作中,腰椎如果长时间处于前曲或侧弯的状态,则会使腰椎间盘的负荷增加,长此以往则会导致腰椎间盘退变,进而出现下腰痛的症状,所以不良姿态会增加下腰痛的发生几率。另外,如果身体长时间保持过度侧弯、后凸、前凸等动作,都容易引发腰背畸形,进而导致腰痛的发生。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葛优躺”,就是一种最伤害脊柱和腰椎的姿势,一定要注意避免。
不良姿态对腰痛的影响,腰椎
  不良生活习惯影响
  一项针对腰痛患者的调查显示:在所有腰痛患者中,约有超过67%的患者曾经有吸烟史,提示吸烟导致腰背痛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出现这种相关性可能与吸烟容易引起肺部疾病,而肺病会导致咳嗽,进而引起椎间盘内压及椎管内压增高有关。另外,吸烟可能会导致腰椎椎体血容量降低,还会诱发骨质疏松等问题,从而导致腰痛的发生。
不良生活习惯对腰痛的影响,腰痛的原因
  2、与疾病相关的因素
  尽管腰痛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是同时腰痛与一些疾病的影响也存在着关联性,如腰部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骨折、椎管肿瘤、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结石、结核病、宫颈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慢性附件炎、子宫后倾、子宫脱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疾病,都会导致腰痛症状。另外,处于妊娠中晚期的女性也常受到腰痛的困扰,引起孕妇睡眠障碍、活动能力下降,使剖宫产率和产后抑郁的风险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
腰痛与哪些疾病有关联
  3、职业相关因素
  据统计,70%的人的腰背痛症状与职业因素有关,而特定人群下腰痛的年患病率可达到5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和经常站立的人群,如程序员、编辑、学生、售货员、纺织工人、军人、护士、司机等,这些人是腰背痛的高发人群。有数据显示,护士、搬运工等职业的人群,其下腰痛的患病率可达到40%,甚至更高。这类职业的人群频繁的弯腰和扭转活动,会加速椎间盘的退变、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劳损,导致腰痛的发生增加。
  重体力劳动人群
  重体力劳动是腰痛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大部分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职业人群,发生腰痛的危险性增加。反复地推拉、搬重物等动作,使椎间盘的退变、腰部肌肉和韧带劳损增加,进而引发腰痛。
腰痛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
  静止性姿势工作人群
  腰背部位的肌肉具有支持整个躯干、参与运动的作用,但是它也是极易发生劳损伤害的部位。长期静止性姿势可导致腰背部肌肉被动牵拉产生慢性劳损,进而使腰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而出现腰痛的症状。
  振动的工作环境
  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机动车驾驶员腰痛的患病率约为57%-82%,如此高的患病率可能与长时间驾驶和道路颠簸有关。通常情况下,机动车驾驶员多采用前倾坐位,前倾坐位会时骨盆向后倾,导致椎间盘和韧带的负荷增加,产生腰痛的症状。
  另外,有研究指出:心理因素与下腰痛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腰痛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易发生腰痛的症状。而一些长期承受腰痛的患者,由于疼痛的困扰精神脆弱,忧虑和恐惧的情绪反而会加重腰痛的症状和疼痛程度。
  四、为什么腰痛会导致人残疾?
  流行病学研究调查表明,腰痛的致残率可达11%-12%。椎间盘源性的腰痛是慢性腰痛中的常见类型,也是导致全球残疾的首要原因。对于普通人来说,偶尔出现腰痛,一般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但是,如果是长期反复出现的腰痛,则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活动障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着疾病的进展,腰痛的程度越来越重,不少患者疼痛剧烈、直不起腰,不能下地活动,甚至生活自理能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为什么腰痛会导致人残疾,腰痛的致残率
  五、腰痛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
  针对腰痛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目前,临床上针对腰痛通常采用保守-微创-开刀阶梯式的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口服药物治疗
  腰痛的口服药物治疗原则为镇痛、缓解肌肉痉挛和营养神经。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肌松剂、阿片类药物、皮质类固醇和改善循环等药物。药物治疗后,腰痛的症状多能缓解,但是停药后腰痛症状可能会再次出现,且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临床研究证实,腰痛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肌肉松弛剂,可以有效改善疼痛、不适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同时还可以防止急性腰痛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腰痛。但是,如果长期服用上述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黏膜屏障受损,增加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外用软膏和贴剂
  外用软膏和贴剂常含有多种药物成分,相关研究显示,短期(3个月或以下)使用辣椒素软膏,对治疗腰痛有良好的效果。
  物理康复治疗
  物理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热敷、超声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激光治疗和牵引治疗等,常作为腰痛的辅助治疗方式。
  支具治疗
  支具主要有腰骶支具和骶髂支具两种。有证据表明,支具治疗可以缓解亚急性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改善相应的功能,也可以减少药物使用量。
  适当采取运动疗法
  腰腹部肌力训练是治疗慢性腰痛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对于轻度慢性腰痛患者,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规律的步行、游泳、慢跑、瑜伽、普拉提等,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和缓解心理问题的作用。核心稳定训练、运动控制训练、麦肯基疗法等可显著改善腰痛程度和减轻腰部的功能障碍。对于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活动状态,比一直卧床休息有更好的短期效果。
腰痛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腰痛的治疗方法
  2、微创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腰椎微创介入治疗的推广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花费小等优点,逐渐被患者所接受。微创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离子刀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和经皮穿刺激光汽化术等技术。
  3、外科手术治疗
  如果下腰痛经过药物治疗、理疗等保守治疗方法3个月后,腰痛、不适、活动受限等症状仍不能缓解,且有加重的趋势,通常选择进行手术治疗。研究发现,虽然手术治疗在缓解下腰痛的症状方面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下腰痛手术创伤较大,其发生再次疼痛的几率可以达到5.0%-74.6%,而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概率高达13.4%-35.0%。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导致相关神经受到损伤的几率达2.3%-17.8%。同时还可能出现伤口感染和腰椎失稳及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等并发症。
  4、中医药治疗
  在治疗腰痛的时候,中医、中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如补肾活血类方剂的应用。针灸疗法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也较多,也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推拿手法,即常说的按摩,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法,其可以放松局部软组织,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通过手法推拿按摩,使患处的局部肌肉、软组织得到放松,再加上手法调节,常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患者的腰痛症状可有效缓解。
腰痛症状,中医药如何治疗腰痛
  六、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效预防腰痛?
  1、避免不良姿势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站姿、坐姿、卧姿和行走的姿势,这对预防腰痛至关重要。
  站姿
  不论是工作还是社交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久站,站立一段时间后应适当进行活动,特别是要注意进行腰背部的活动,做到放松腰背部肌肉,缓解腰背部肌肉疲劳。
  坐姿
  学会如何保持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要保持上身挺直、收小腹、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这种坐姿可以保证腰骶部位的韧带和肌肉等不会受到过度牵拉。如果坐的椅子有靠背,在保持上述姿势的前提下,同时要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这样做可以避免腰骶部的肌肉过于疲劳。
  睡姿
  睡眠姿势不当,不仅可以导致腰痛、腿痛等症状,甚至还会损伤颈椎,导致颈椎病。在睡眠时可以选择侧卧位或平卧位,侧卧睡眠时要微屈身体,平卧睡眠时要伸展身体,这样可以使腰背部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不仅有利于提升睡眠质量,还有利于缓解或预防腰痛的症状。另外,不要睡太软的床,太软的床容易引起腰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导致腰部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劳损,床铺选择木板床加厚床垫即可。
  降低穿高跟鞋的频次
  降低穿高跟鞋的频率和次数,尤其是过高的高跟鞋,有腰痛症状的女性更要注意尽量不要穿高跟鞋。在选择高跟鞋的时候,鞋跟高度在3cm左右最为合适,因为鞋跟高度每增加1cm,腰椎的后伸及腰背肌的收缩就会成倍增加,这也为腰痛埋下了隐患。
  2、学会如何搬重物
  搬重物的时候应该先蹲下,如果直接弯腰不屈腿去搬重物,身体和所搬物体的重力都会集中在腰部,由腰部承担,腰部承受的压力也会非常大,由于不正确搬重物姿势导致的腰部损伤十分常见。搬重物的时候,应该身体先蹲下去,尝试着先搬起重物,然后再缓慢起身。
  3、合理运动
  保证规律、合理的运动,如果本身腰部存在问题,要避免扭腰等动作,以免加重腰部损伤。可以适当的选择游泳、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就拿游泳来说,游泳是缓解腰部不适和维持整个脊柱健康的有效锻炼方式之一。游泳可以减轻脊柱的压力,在锻炼肌肉的同时又不损害脊柱和关节。
  4、控制体重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肥胖的发生率可达11.9%,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超重和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肝胆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甚至与大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肥胖还会引起腰部疼痛,主要是因为肥胖人群多数会表现为腹部的明显增大和腰椎负荷增加,肥胖人群腰痛的发生率更高。因此,要注意控制体重,保证体质指数(BMI)在18.5-24.9kg/m2,或男性腰围不超90cm,女性腰围不超过80cm。控制体重应从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和运动相结合,不可滥用减肥药、盲目节食减肥。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效预防腰痛
  另外,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劳累和着凉,合理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不要盲目按摩,尤其是在腰痛的急性期,更不应该随意按摩,是否能进行按摩应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短期内频繁出现腰痛症状,或是发作时疼痛剧烈,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发病原因。
作者:张静
文字审核:柏双玲
  科学性审核: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刘铁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刘兴飞]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20407_1067392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