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要的天文观测仪器。最早发明于战国时期,后经汉代张衡、落下闳等历代天文学家改进,于十至十一世纪定型。浑仪的功能主要应用于天体的定位和时间的测定。
现展出的是宋代苏颂水运仪象台上的浑仪1:2缩小模型。整个仪器分为内、中、外三层。外面一层叫六合仪,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中间一层称三辰仪,包括赤道环、黄道环、二分环、二至环,内加一个与赤道平行的天运环,环有齿牙,和天柱的上轮相接,由天柱通过天运环带动三辰仪一起转动,是后世转仪钟的雏形。最里面的称四游仪,由旋转的四游环和窥管组成。
浑仪是一个历史时期内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