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90712_919438_taonews.html
元素身份证
分享到:
展品简介

  本展项展品由元素身份证互动展台和元素光谱实验展台两部分组成。

  

  元素光谱实验展台:观众按下按钮打开相对应的气体灯,移动光栅衍射片,通过光柵衍射观察器对不同气体灯所发出的光谱进行观察。

  

  元素身份证互动展台:台面上放置不同元素的模拟“身份证”(钾,钙,铝,硅,氮,氧,氯,氙,金,镭,汞,铁),展台上有刷“身份证”的区域,旁边的屏幕显示不同元素的光谱。观众可以通过刷不同元素的身份证来了解元素的光谱。

   

  ①什么是光谱分析法?

  光谱管内的气体在电的激发下,会发出独特颜色的光,使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这种光谱是原子自身发光产生的,所以叫发射光谱,又叫明线光谱。

  19世纪,本生和基尔霍夫借助“本生灯”火焰及分光镜获得多种元素的光谱,创立光谱分析法。该方法成为元素辨认的重要方法。

   

  ②光谱分析法在化学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特定的明线光谱,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叫做原子的特征谱线,可用于鉴别物质和研究原子的结构。

  19世纪,德国化学家本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创立光谱分析法后,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元素的界定。在光谱分析法的帮助下,1860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发现铯;1861年,二人又发现铷;同年,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发现铊;1863年德国化学家赖希和李希特发现铟,以后又发现了镓、钪、锗等。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
©2011-2019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