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总体情况
为拉近公众与科技的距离,引导公众感受科学的趣味性、观赏性,培养公众热爱科学、传播科学、享受科学的精神风尚,中国科技馆拟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科学之夜”大型活动。以期整合展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活动方式,打造中科馆教育品牌项目,创造科普活动新平台。
活动主题为“科幻”,分为“3D Mapping视觉秀”“密室逃脱”“科幻主题探秘”“Cosplay主题巡游”“科学嘉年华”“真人VR吃鸡”六大板块,配以科幻为主的环境布置、Cosplay角色扮演、故事线设置等,营造科幻氛围,打造全新的展教活动形式。
二、活动时间
“科学之夜”活动拟于9月17日至24日19:00—21:00在中国科技馆举行,因“科学之夜”活动覆盖全国科普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中秋节等重要时间点,为配合相关内容,8天活动期间将拟定不同主题、面向不同观众群体、展现不同科幻角色,并邀请神秘嘉宾前来助阵。9月21日定为“科学之夜”科技馆专场活动。
三、开放展厅
一层华夏之光;
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B厅;
三层科技与生活A厅、B厅、C厅、D厅;
四层挑战与未来A厅、B厅
四、活动具体时间安排
五、各板块活动简介
(一)3D Mapping 视觉秀
“3D Mapping视觉秀”环节是整个“科学之夜”活动的开幕仪式,同时也是活动的亮点。将以中国科技馆二层恐龙广场的墙体作为投影区域,构建大型沉浸式体验环境。
整场演出以真人演出与结构投影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科幻为主题的视觉秀,为大家展现科学史的发展历程。演出不仅视觉效果震撼,而且意义非凡,这项首次在国内科普场馆应用的技术,将结合中科馆独特的建筑结构,通过24台31K流明的投影机,在挑空30米高、总投影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投影墙上,打造出美轮美奂、震撼逼真的视觉效果,带观众进入神秘莫测的“科幻”世界!
(二)科幻主题探秘
本版块打破展厅空间布局,将展品、动手做、科学实验进行重新串联,设置成“古代科技”“生物进化”“能源危机”、“智能机器”“太空探索”五条分支线路。观众入场时,用门票换取“游戏装备大礼包”一份,礼包内包含活动指南、通关地图册、基础徽章、徽章挂绳、Cosplay道具、装饰品、荧光棒等物品。
在“3D Mapping视觉秀”结束后,观众可跟随Cosplay巡游队伍,由恐龙广场出发到达主题探秘分支线路的出发点。观众通过“打怪升级”完成闯关任务,收集印章换取徽章,获得Cosplay道具,参与最终的主题Party,幸运观众有可能获得神秘装备,与Cosplay演员共同完成演出。
(三)密室逃脱
密室逃脱活动将以挑战与未来B厅作为依托,基因展区为“亲子线”,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参与;太空展区为“玩家线”,适合小学高年级以上人群参与。
两条路线同时开展活动,游戏过程中,科技辅导员作为游戏NPC融入到观众扮演的角色当中,协助观众完成任务。与此同时,在机关设置上强调体验性与互动性,更有神秘环节结合最新的VR可穿戴设备,为观众搭建一种全新的互动场景。
(四)科学嘉年华
抢眼的科学秀、全国科技馆的优秀科学表演都将汇聚在“科学嘉年华”版块中,中国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在这里展示。活动将借助移动小车及临时展台开展一系列有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的教育活动,主要展示内容有科学表演(趣味实验、科学魔术、小型科学秀)、科技文创产品展示(科技企业、出版社、自主研发的文创产品)、非遗或古代科技展示(面塑、兔爷彩绘、木版年画)、游艺竞技(风火轮、伯努利投篮、手眼协调等),并且面向各地方科技馆征集的优秀教育活动、科学表演项目,以期观众在参观时能体验科学的魅力。
(五)Cosplay主题巡游/Party
在“科学之夜”的舞台上,不仅有观众熟悉的变形金刚、葫芦娃、大白等形象,一并亮相的还有每天的神秘嘉宾,以及小朋友们原创的15个中国科幻角色,酷炫的激光秀也会出现在最后的狂欢Party中。
在活动开始前,Cosplay演员将在西大厅进行开场秀表演,将观众引导至恐龙广场观看3D Mapping视觉秀;视觉秀结束后以“巡游”的方式分散人流,将观众带往各版块出发点,开启后续活动;20:45开始,各线路Cosplay角色将观众陆续引回至恐龙广场,开始最终的Cosplay主题Party,观看精彩的激光秀,8天活动期间每天有不同科幻角色(中国、外国、原创),邀请神秘嘉宾(科普大咖,科普中国大使等)参与活动。
(六)真人VR“吃鸡”
“科学之夜”还特意为观众准备了一个超大惊喜,那就是VR“吃鸡”游戏。看过电影《头号玩家》的观众,应该对电影里的触感手套和触感背心印象深刻,它可以帮助玩家实现真正的身临其境。带上头盔,穿上力反馈背心,可以一秒进入游戏世界,当然六人组队联机体验效果更佳,观众可以感受太空行走、宇宙漫游震撼逼真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