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一切信念、习惯、趣味、感情、思想状态,其目的都是为了要保持党的神秘,防止有人看穿目前社会的真正本质。-《1984》乔治·奥威尔
31年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写下反乌托邦的经典之作《1984》,奥威尔笔下的社会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的,高度极权统治下的人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电幕”(telescreen)的严密监控,历史、语言,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由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掌控,整个社会都处于极端操控之下。
这部震撼的短片,以前所未有的惊艳特效与高度还原1984的反乌托邦剧情,为我们重现了奥威尔笔下那个极端统治的世界。
转自:http://www.vmovier.com/46511?from=channel_new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