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如人饮水 (最好不念,最好不怨。)
悖论13的评论
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骤然跳跃了那么一个片刻,在手表指针指向13秒的一瞬间,时间骤然流失了。你的手表上,接下来的时刻依然是14秒,世界好像没有丝毫的改变,但又有一些你无从预料的改变的确正在发生。你认为,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当它不偏不倚降临在你身上。
东野圭吾的新作《悖论13》,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末世悬疑故事——3月13日13时13分13秒,天文学家们如临大敌的P-13现象如约到来,东京瞬间成为一座废墟,人类及其他生命体在时间的黑洞中瞬间蒸发,整座城市只剩下13名幸存者。
13人中有思维缜密的警察兄弟、好吃好喝的打工男子、性格独立的女高中生、带着女儿艰难生存的单身母亲、年迈体弱的老年夫妻、身为上下级的老板及员工、有一定救助能力的护士、不知世事的婴儿及最后发现的一名黑社会成员。
城市慢慢接近覆灭的边缘,故事以紧凑又不失节律的方式向前推进,真相似乎在慢慢抽丝剥茧。逃出生天的过程中,最动魄惊心的并不是房屋倒塌、火灾爆炸、地震海啸……而是原有的社会秩序、善恶标准、行事原则以及赖以生存的人生信条在这个世界统统失去了意义。
谁生谁死?以什么样的态度面临生死?又以什么样的规则决定生死?一切回到蛮荒时代,信任和信念均需要重新建立,但周围的一切却一直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坍塌,没有丝毫希望,把这群人逐渐逼往生命和心灵的双重绝境……
如果你以为这个故事最终的走向是这群人在某个leader的带领下虽伤亡惨重,最终却还是迎来了明天的太阳——上了诺亚方舟或者找到了世界上最后一片能够生存的净土,天地鸿蒙,万物滋始。那你错了,故事这样写,作者便不是总能让人出乎意料的东野圭吾。末世悬疑这样一个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老瓶子,东野君怎么会舍得不往里面装入新酒?
世界正在消亡——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如同书中所言:“会有东西不忍目睹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为了恢复地球的美,只有让人类消失……这些地震是让地球变成一张白纸的步骤之一”。但眼之所见果然是真相吗?从13秒开始错移的时间去了哪里?凭空消失的人和生命又去了哪里?
为了不直接剧透,只好在这里友情提醒。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一部叫做《小岛惊魂》的电影?电影中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母亲带着一对儿女住在一栋频频闹鬼的阴森房子,直到最后赫然看到母子三人的遗照,才知道原来死去的是谁。
但如果你以为故事只到这里,你又错了……至于真相是什么,我得忍住不往下说。剧透无良,友情提示:前文提到P-13现象是一个悖论,令时空发生不该发生的扭曲。那么为了消解这个悖论,必然还会有一次弥补。宇宙的准则是平衡。
怎么描述阅读这本书的感觉呢?只能说作为读者,我被吸进那个悖论的时空,极其彻底,心揪成一团,怦怦直跳,以至于最后合上书页的时候,抬头一看,窗外小风和畅,特不真实!
其实读多了东野圭吾,就知道他向来是一个用语简省、不动声色、不事渲染、也不拷问人性,只一五一十讲故事,把其余感受全留给读者的作家。我最喜欢的,也恰巧是他这一点。
本书中同样体现得非常明显——都世界末日了,一样没有撕心裂肺的生死告别,没有一起覆灭的爱情誓言。但他偏巧就有那个能力,把你的情绪扯得七零八落,好像面临世界末日的还有一个旁观的你。然后又拿温情502,帮你细心地粘合起来,安慰你“好了,一切都结束了,你好好活下去。”
大概大神都是如此吧,落笔一马平川,读完千沟万壑。
转自:http://book.douban.com/review/557058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