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Strongart (科幻数学家与萌男哲学家)
蚂蚁时代的评论
读完了法国作家贝尔纳·韦尔贝尔的科幻小说《蚂蚁》后,紧接着我又读了它的续作《蚂蚁时代》,其中的人类发明了一种可以与蚂蚁对话的机器——罗塞塔之石,而蚂蚁们也派出了去讨伐“手指”的远征军,于是两种不同文明的冲撞开始啦~
“手指”是蚂蚁对人类的称呼,他们认为“手指”都是五个一组的,这很明显是他们视野的狭隘。但我对“手指”这个称呼不是太满意的,它暗示着蚂蚁已经先验的了解一个被称为手的部位。这可能有一点翻译上的问题,但英文中的“手指”就是finger,而它的更一般的解释则是类似手指的柱状物,估计法文中也有类似的解释吧。
小说中的蚂蚁建立了与人类相当的文明,可为什么这近在咫尺的两大文明一直没有认识到对方呢?一个原因是交流媒介上的障碍,人类主要使用的是声波,而蚂蚁则是主要使用气味。所谓罗塞塔之石,就是一台联系着能发出不同气味的化学试剂的电脑,它存贮着人类对于蚂蚁语言的破译与解读,可以把电脑中输入的文字翻译成气味语言,也能反过来识别相应的气味语言,再转化成文字信息。第二个障碍是空间尺度方面的。蚂蚁的活动范围及其有限,很少能够与人类直接接触,即使出现所谓的第三类接触,也常常只能见到一点局部,因此才会把人类称为手指。而人类又因为体型太庞大,能够注意像蚂蚁这样微小的生物,大概也就只有小孩子和昆虫专家,即使是专家也难免出于人类的偏见,或者是由于蚂蚁几乎没有成型的大脑,便断言它根本就不可能有智力。
作为个体而言,人类无疑要比蚂蚁强大,只要用小拇指就可以毫不费力的压死一只蚂蚁,哪怕对方是蚂蚁中的黑格尔。可作为群体而言,蚂蚁的生存能力是人类远不能匹及的。它们的体型极小,也就更加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只要一点点食物就可以存活很长时间,甚至是核爆炸后依然存活的为数不多的几种生命之一。蚂蚁已经在地球上已经有了上亿年的历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战斗与自我保存的经验,小说中的蚂蚁甚至还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同时其数量又是人类的几千几万倍,假若有外星人来地球访问的话,它们一定会清楚的认识到底是哪一边更加强大。
假若蚂蚁们都有相当于人类的智力水平,我想人类恐怕远不是它们的对手。可即使在小说中,这样的蚂蚁也只有主角103号这样的特例,大概是由于蚂蚁们的高度集权的社会构造,绝大多数的蚂蚁已经变得非常愚笨,甚至一个小孩子的呓语就可以变成蚂蚁们的宗教领袖,诱导蚂蚁们为了无所不能的手指神自相残杀。
转自: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203046/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