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卡卡 (ihisoka,ihanamichi)
棱镜的评论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被感知与被需要,是生存的唯一证据
一个东京般大小的都市,平和而安定。都市上空飘浮着999个控制体,它们是人类制造的超级计算机,都市里的一切都受其监控和主宰。
控制体之于人类,俨然生杀予夺的神灵。
然而,一个被人类视为恶魔的堕天使、一个遭控制体抛弃的智能零件,还有一对与都市格格不入的少男少女,他们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森严而有序的平衡。
世界的真实面目显露出来,仿佛无色之光被棱镜折射为七彩。
原来,世界之外还有世界,规则之外还有规则;而控制体之上,还有更强大、更神秘的存在……
这样的一本书,打开封面就是目录;翻到后记,又摆明了说有剧透;转到封底,又看到上面的语句,便觉得这是一个犹如推理小说般的悬疑世界。但是直到把全书都看完,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情。拨开科幻的外壳,《棱镜》讲的还是有关于生存的问题。
不被控制体感知的少年和少女,被控制体抛弃的名叫TR4989DA的零件,没有过去的K和D,丧失记忆的刑警……我们先不去问他们原本的身份,只要看看他们在这个城市当中因为不被感知而获得的痛苦和折磨,就会让人感同身受的产生虚无和无助。我是否真实地存在?我的存在是否具有意义?我是这个世界的恶魔还是天使?别人把我消除掉是一种合理的想法吗?我为何不能被感知?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也许会一直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直到他们发现事情的真相——或者说直到他们寻找到了感知他们的对象,需要他们的人。
于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变得让人怦然心动:哥哥为了弟弟想要吃冰激凌的欲望,一次一次地与机器交涉着,争取着一次获取两个冰激凌的权利;失去了玛塔关注的TR4989DA其实一直被女孩的愿望所牵引着,也许他会在一个时刻被某一个控制体抛弃,又会在下一个时刻收留另外一个控体制,从而真正成为它自身;刑警出门的时候,撑起了小小的女士花伞,被你思,故我在;赛还和朱夏又何尝不是因为一份爱的羁绊,从下界进入灵薄,彼此寻找,最终在彼此脸上找到幸福的微笑?
只要有一只小鸟需要我,生命的意识就不会消失。我不在乎被世上的一切人抛弃,只要有人愿意为了我在纸片上画出宇宙。
让色彩起舞
我并不觉得《棱镜》中的世界是一场色彩战争,《鹿壁》一章开头所写道的色彩实在是具有美轮美奂的效果,而体现出这种极致之美的是关于色抚草的描写,变幻的色彩暗示着花间的情事,爱情像温柔的火一样地幽幽燃烧,这美丽与孩子们眼中的纯洁结合在一起,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忍心破坏。
对于颜色施暴的是我们这些人类。比如《朱红》当中雇佣驭色师K的女人,自以为使用热闹华丽的颜色,能够增添自己的品位,其实却在放任粗野的色彩放肆地尖叫和咆哮,将原本没有危险的色彩变成了定时的炸弹,最终用死亡来付出代价。
如果你看够了色彩的美丽,又目击了那充满色彩暴力房间,你也会变成K,会抛开啰嗦讨厌的委托人,还房间一个本色。
所以,当我们看见色抚草美丽的绿色在有情人之间翩然起舞,我们才会露出祝福的微笑。
创言力与创想力
也许关乎战争的就只有这一段:青之魔将沃兹利芙擅长创想力,绿之魔将埃斯克里特鲁擅长创言力。从小说的情节来看,绿之魔将埃斯克里特鲁不过是因为信仰下界之神鹿壁而被放逐到灵薄,为了冲破灵薄来到下界,才利用其创言的能力让人们制造了控制体帮助他逃离灵薄;而青之魔将沃兹利芙的所具有的占据灵薄谋取自身利益的野心、杀人的手腕,则让她成为小说中偏于邪恶的存在。照理说,绿之魔将埃斯克里特鲁听说她来了也要微微颤抖,证明创想力应该是在创言力之上的能力,但是后来青之魔将是因为什么而落败的呢?
从思想和语言的角度来说,孰优孰劣有的时候真得无法完全分开。没有单纯剥离开思想的语言,人们在运用创言能力命名一个东西的时候,就已经注入了感情,对他的期望、对他的理解、对他的解释全都寄托在一个名字上,更何况语言的覆盖还远远不止一个名字。控制体就是一个明证,它还超越了语言,成为了一种智能和生命的存在。而想象本身如果不通过语言本身表达出来,它只能是图像、色彩、光影,是幻想,不能凝固。所以沃兹利芙才会苦恼于无法在复制信息数据时不注入思想。因为在我看来,言语本身就是思想,即使有所谓的能指、所指,还是那一句话,你在命名它的时候,你看见了它,它被感知,有了被命名的需要,它获得了生存的必要条件,于是情感、思想、生平、历史就像潮水一样奔涌起来,即使想象力骄傲地认为自己是内涵,认为语言徒具形式,那也只是她自傲的想法,不是真实。
绿之魔将埃斯克里特鲁打赢了这场短兵相接,但是真正制胜的法宝其实是TR4989DA,它对于迷惘的控制体的确认,让控制体找到了自我,注入了思想,拥有了情感。拥有语言和思想双重能力的控制体,不会再被沃兹利芙的意识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成为了独立自由的生命。对于人来说,要成为独立自由的生命,何尝不是要走同样的道路呢?
转自:https://book.douban.com/review/3169851/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