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羽_魔鬼工厂 评论 风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老实说,因为冰火过于惊艳,这本出自马丁大叔早期的书令我有些失望,因此只给了四颗星。或许这个故事并不适合我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主角玛丽斯所追求的飞翔所代表的并非梦想和自由,而是特权和社会地位。飞行者和岛民的对立,以血统来划分享有特权者和只能为他们服务者——你可以将其看作是平民和贵族,泥巴种和食死徒——只要人类还以出生、贫富、肤色来划分彼此,只要少数人还享有高高在上的特权,这其间的流血、憎恨、冲突、斗争就不会停止。
第一个故事,关于玛丽斯少女时代的反叛——女儿对父亲,岛民血统对整个飞行者世代承袭的制度发起的挑战。她对这坚如磐石的制度的冲击使其出现了裂缝,于是到了更成熟的中年,第二个故事的玛丽斯,不得不眼看着比自己更年轻,更激烈,受过更多的伤也更痛恨这制度的瓦尔发起了同样的冲击——也付出了鲜血淋漓的代价。到了第三个故事,这老年的反叛者已经成为了传统的捍卫者,为了捍卫飞行者在岛长和岛民面前享有的地位和特权付出努力。
这也是一整个关于人生的寓言:我们挑战父权,我们妥协,我们捍卫——我们到后来变成了我们曾经挑战过的人。每一代,每一个人,从理想主义的年轻的孩子变成了坚守传统的老者,这就是生命的历程。
PS:有一点我始终不太明白,作为信息传递者的飞行者们对整个风港来说,如此重要吗?他们所起的作用不过是信使而已吧?如果是在战时,那信息当然重要,但在和平年代,海洋上也有航船,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对岛长和岛民来说,飞行者们除了世袭的高贵身份和权利,并没有什么太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吧?因此,玛丽斯到最后所极力制止的,人们从对飞行者的敬畏和迷恋中解脱出来,发现他们也是凡人,发现可以杀死一个飞行者,可以控制他们,圈养他们——这样的情形,其实早就应该出现了吧〉这也是为什么飞行者们要严厉地制裁敢于杀死他们其中一员的岛屿的原因——但我不明白,所有的飞行者都不再在某个岛屿上降落,和最后这岛屿变为一片废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难道是被附近岛屿的人们乘机攻击?
又PS:玛丽斯是如此地喜欢长篇大论,并借此获得大多数人的同意来实现政治理想,颇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之风,可这完全不是马丁大叔的风格——最后一个故事的高潮部分气氛都紧张成那个样子了,还没有打斗!没有流血!没有人死!简直太不马丁了!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