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过,黑暗到极致是什么模样?
那一定是黑洞般的存在,没有一丝光线能逃脱那片深邃。
道格拉斯·亚当斯在《宇宙尽头的餐馆》中,生动描绘了这种“绝对黑暗”:
“这,”他说,“这……真的对眼睛很不好。”
福特看过去,他同样惊讶得呆住了。
这是一艘传统的飞船,设计很简单,像一条扁平的鲑鱼,二十码长,非常干净,非常光滑,它浑身上下只有一处地方显得不寻常。
“它太黑了!”福特长官说,“黑得连它的形状都很难判断……光线似乎都掉进它里面去了!”
福德什么也没说。他对它简直是一见钟情。
它黑得如此纯粹,以至于几乎不能判断出你站得离它有多远。
“连你的目光也会从它上面滑开……”福特惊讶地说。这真是让人心潮澎湃的一刻,他咬着自己的嘴唇。
不过,“绝对黑暗”的概念并非亚当斯首创。早在1939年创作的小说《透镜人格雷》(Gray Lensman)中,E.E.史密斯“博士”就设想过一种吸收率高达99%的黑涂层:
“我们有一种光线吸收率为99%的黑涂层,我不需要舷窗或窗户。可是,1%的反射光也足以在关键时刻暴露我的行踪。要不派几个人将吸收率再提高一点怎么样?看他们能在小数点后面加多少个9。”
七十多年后,这种黑涂层终于从想象变为了现实。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一种表面粗糙的双曲超材料具有极低的反射率:普通黑油漆可吸收约85%的入射光,但这种超材料的能吸收99%的入射光。换言之:它比黑还黑!
双曲超材料
研究人员首先在氧化铝膜上制造银纳米线阵列,再用这种阵列制造双曲超材料。他们发现,这种超材料可以吸收80%的入射光。然后研究人员把超材料的表面“磨”出褶皱和瑕疵——这样做能大幅降低反射光,增加吸收率。经测量,表面粗糙的超材料能吸收99%以上的入射光,而且整个电磁波谱的所有频段都可以吸收。
这种超材料之所以具有极低的反射率,是因为它的一种双曲属性——光子态密度的无限性。这导致光子几乎被“吸入”了双曲介质之中。
研究人员预测,这种超材料在诸多领域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如雷达隐身技术、光点探测器等,尤其是高效能太阳能电池方面。现在,普通太阳能电池板的阳光吸收率仅为70%左右,倘若这种新材料能投入应用,无疑将在全球光伏产业中掀起一场技术革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