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君/文
【导读】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生物机器”,希望通过电子系统操控飞蛾的飞行肌肉,监视电信号并控制这些肌肉,使之成为“遥控飞蛾”。
原标题:半机械飞蛾或可变身“生物机器”
科技日报讯(记者常丽君)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生物机器”,希望通过电子系统操控飞蛾的飞行肌肉,监视电信号并控制这些肌肉,使之成为“遥控飞蛾”。本研究也为开发用于各种突发事件的生物机器打下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可视化实验杂志》网站上。
“总的来说,我们想知道能否控制飞蛾运动,并把它们用在搜索或救援工作中。”论文合著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电学与计算机工程副教授阿尔普·博兹库尔特说,“我们的想法是给飞蛾装上传感器,创造一种灵活的空中传感网络,用它们寻找幸存者或在灾难之后监测公共卫生风险。”
据每日科学网站8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博兹库尔特与康奈尔大学的艾米特·劳尔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在飞蛾还是蛹的时候植入电极,这时正是毛虫逐渐长出翅膀,变成成虫的过程。电极能与神经肌肉组织结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电稳定性,让研究人员深入研究飞行神经生理动力学。
给飞蛾的飞行肌群装上电极后,研究人员就能监视肌电图描记信号,通过飞蛾飞行时的电信号,就能知道这些肌肉在干什么。他们还介绍了一种无线磁悬浮平台,能收集飞蛾的肌电描记数据跟踪其飞行路线,飞蛾在上面可以自由地左飞右转。
“通过观察飞蛾怎样运用翅膀来飞行,把这些运动与对应的肌电描记信号相匹配,我们能进一步掌握飞蛾是怎样操纵肌肉在空中飞行的。我们很乐观,这些信息将能帮我们开发出遥控飞蛾飞行的技术。”博兹库尔特说,“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造出生物机器,使之成为物联传感网络中的一部分。”
博兹库尔特还指出,要让飞蛾生物机器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工具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在我们有一个平台来收集飞行协调数据。下一步包括开发一种自动系统以探测和调控飞蛾飞行的参数,并在自由飞行的飞蛾身上进行技术测试。”
总编辑圈点
如果一只飞蛾停在你家窗台,它可能正监听你们的谈话。这一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也许很快会变成现实。更值得期待的是,这样的飞蛾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派上战场,神不知鬼不觉地搜集敌方的情报。然而,它的研究成本却相当便宜,不像发展核弹技术需要耗资数十亿美元。只是难免让人产生这样的担忧:随着“生物机器”的日益完善,是否意味着功能完备的“生物机器人”也将随之出现,不可想像,这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震动。
转自:http://www.wokeji.com/kbjh/zxbd_10031/201408/t20140822_798984.shtml#0-tsina-1-40713-397232819ff9a47a7b7e80a40613cfe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