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编译
【摘要】目前,未来学家约翰-斯马特认为,2020年将出现“数字双胞胎”,能够真实模拟人们的语言行为和生活习惯。
未来学家约翰-斯马特称,2020年将出现“数码双胞胎”,可以真实模拟死者生前的生活习性,给亲人带来最大的安慰。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2020年,我们或将拥有一个“数字双胞胎”,亲人和朋友可以和它谈话,一起共进晚餐,尤其当某人死亡之后,他的数字双胞胎仍将与亲人在一起,给亲人们带来安慰。
加速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未来学家约翰-斯马特(John Smart)称,未来6年我们将拥有“数字双胞胎”,它可以预定编程一些信息内容,甚至以某人的行为特征与其他人进行谈话。更重要的是,未来有一天,当某人死亡之后,他的“数字双胞胎”可以模拟死者的声音、情绪、特殊习惯和思想,让亲人体验死者生前的温存和亲切。
斯马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数字双胞胎’将越来越像人类,成为人类生存的延续方式,当某人死亡之后,他的孩子们就不必去墓碑前缅怀悼念,他们可以开启数字双胞胎,与它进行交谈。”
目前,一些预测型软件能够完成类似的任务,例如:Siri和Google Now,这些软件将逐渐完善,算法、界面和处理能力将更加智能化。这种软件系统基于一种算法,结合各种信息片段形成一个具有预测行为能力的“数字双胞胎”。
该软件能够扫描日历,依据某人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计算出他应当在哪里,或者在做什么事情。同时,它还可以结合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GPS地点数据信息、社交网络、电子邮件信息等。
这将真实模拟出某人的生活轨迹,例如:他在某个预定的时间里正在赶往会议地点,具有路程方向,或者计算以当前交通状况多长时间抵达目的地。斯马特认为,数字双胞胎可以从电子邮箱、短信和言语反馈信息中分析出他的喜好和厌恶的事情,从而模拟某人生前的生活习惯。
2012年,谷歌(微博)公司聘请未来学家雷-库茨韦尔(Ray Kurzweil)担任工程总监,库茨韦尔曾提出著名的观点,他认为未来30年人类可以上传他们的思想至计算机系统,成为数字“不朽人物”。同时,他表示人体生物器官将在22世纪初被机械部件所替代。
转自:http://tech.qq.com/a/20140924/012458.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