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斗篷”现在可不只是在《哈利波特》或者《星际迷航》里的科幻想像了。它的原理是引导照向物体表面的光线柔和地沿着物体的轮廓继续传播,这样物体就不会将光线阻挡,也就不会被观察者发现了。除了光线,隐身装备也可以重新导向声波,使之绕过物体从而躲过声纳的探测。
其实早前也有相关研究工作开发出了类似的热量隐藏设备,并且基本上实现了物体在散热上的“隐形”。然而,那些隐身斗篷没有设置开关,只能一直保持隐身状态,而且每一件斗篷的形状都要根据被隐身的物体作出裁剪和修改,非常不便于普及使用。
研究合著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物理学家及电气工程师Zhang
Baile解释说,隐身设备在实际运用时必须面对周遭环境和被隐身物体的转变,几乎所有条件都会发生变化 ,因此,一件可控制的、能调整效果的斗篷才是真正实用的。
“隐身斗篷”利用热电模块转导光线轨迹,实现物体的散热“隐身”。
Zhang和他的同事们已经研制出一款灵活可控的隐身设备,随开随用,还能在不影响隐身效果的情况下调整形状。这件斗篷由24块6*6*3.8mm的热电模块组成,这些像水泵一样的装置能将热能从一个地方泵向另一个地方。当这款斗篷启动后,它会将一个宽62mm的气孔周围的热量重新导入到一块只有5mm厚的钢板上,在0-60摄氏度范围内,阻止热量从气孔中散发出去。研发人员表示,这些“热量泵”通过重新编排后,还可以作用于宽60mm的矩形气孔上。
Zhang介绍说,这款可控型热量隐身斗篷理论上可以做到跟皮肤一样薄,可以用于保护诸如手提电话、大功率引擎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里精密的电子元件,减低热量对它们的影响。另外,这款可调节热量斗篷还可能应用于人们的服装以及那些需要经常伸展天线改变形状的卫星上,有效地进行降温或者供暖工作。
不过Zhang介绍,这种属于未来的科技产品还处于初级的研发阶段。尽管现在的工作展示了制造出可操控的热量斗篷的可能性,但它还远远不是一件成品,还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将这项工作跟现有的散热技术结合起来。研发人员计划改善这款热量斗篷在热量传输方面的效率,因为它现在的效率接近冰箱。与此同时,他们正在考虑在斗篷上添加传感器,这样斗篷就能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然后自动地调整效果了。
2015年9月21日,研究者们将他们的研究发现发表在了《应用物理学快报》期刊上。
转自:http://jandan.net/2015/10/05/invisibility-cloak-3.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