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与机器之间的差距缩小,是什么使得人类独一无二已经难以确认。机器人可以执行各种物理任务,他们可以表达情感(即使他们并没有真正感觉到),他们还可以学习。那么,人类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些人认为是灵魂的存在,虽然这个说法和哲学紧密相联,也没有经验来证实。愤世嫉俗者可能会说人类是唯一会专门制造和使用武器来伤害他者的生物,但这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理由。其他人则认为人类拥有神奇的艺术创造能力,从蒙娜丽莎到泰姬陵,人类可以通过画布、石头、声音和文字表现的美和形象无与伦比。
亦或是其它?
显然,机器人喜欢摇滚。音效设计师Giuseppe Acito组装了乐高机器人乐队Toa MataBand,基于DIY的电路板与MIDI(电子乐器数字接口)音序器的iPad应用程序相连接来运行。随着应用程序填充背景的跳动,这些机器人使用的小木槌击触摸屏和金属键盘,再现了Depeche Mode 和 Daft Punk这些乐队。
Alex Allmont 的PlayHouse是一组使用乐高、杠杆和齿轮组合在一起的自动化乐高玩具序列。这个动态雕塑结合有序的节奏和产生声音的杠杆机制,创造出多层次的音乐效果。听起来很不错。
如果觉得乐高太小没法说服你,可以看看ChicoMacMurtrie的机器人管弦乐队和艺术装置“机器人教会”。机器人们本身就是艺术作品,由金属、焊接金属、电线、和乐器组合而成。
机器人不仅浸润音乐之中,他们还能书写。NarrativeScience这些公司创造了算法,将数据转化成故事。这些算法的优点是速度——可以在比赛时钟到0之前就概括完一场球赛。《洛杉矶时报》的Quakebot可以在地震发生时组合出一篇实时信息文章。美联社、雅虎、康卡斯特和好事达使用自动化透视开发的平台,可以以每秒2000条的速度将财务数据转化为新闻报道(每500个字的成本约在10美元)。
当然,这些故事都是数据驱动的,缺乏文学色彩,所以现在深度报道和分析还是靠人类记者。 NarrativeScience预测,由程序写作,总有一天会获得普利策奖,而计算机将会在大约15年中控制90%的新闻。如果你不相信机器新闻业,可以点击《洛杉矶时报》的这个测试来分辨一下机器与人之间的写作。
你可能认为上面这些都不算机器人创造艺术。人类写出的程序,控制着机器音乐家。机器人不能展示艺术,因为艺术实际上并不来自他们,是这样吗?也许不是。
机器人专家 Patrick Tresset创造了一个机器人,可以通过相机“看到”的自动绘出画像。Tresset创造的第一个艺术机器人Paul,是个糟糕的艺术家,此后一直升级。PaulIX可以使用面部识别技术准确地反映主体的特征,但是Paul的绘画并不是完美复制出模特,而是反映了其理解、艺术自由,以及,我敢说,个性。Tresset希望证明机器人可以自主创造艺术,也许伟大的艺术家既可以生出来也可以造出来?
谷歌的Deep Dream Generator 使用神经网络和先前观察数以百万计的图像经验来创造艺术。用户可以上传照片,让Generator玩儿,直到它看到可辨认的东西。此过程类似于我们在云数据中查找类似于大象或侏儒的形状。这不只是艺术,是梦幻般的艺术。
DeepDream的成像现在很受欢迎,在旧金山一家艺术画廊最近举办了一个展,作品来自十位艺术家和工程师设计的神经网络的艺术。在拍卖会上带来了近100000美元。
虽然看起来很可能会人机对抗来确定艺术掌控权,或许更好的方法是人类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使人和人工神经网络协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正如俗话所说的,如果不能击败困难,索性加入其中。
转自:http://jandan.net/2016/03/22/next-picasso-robot.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