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8日上午(北京时间29日),美国航天局(NASA)在夏威夷考艾岛的海军太平洋导弹靶场测试了一个大“飞碟”,相关技术可能用于未来载人登陆火星。图为测试结束后,火星“飞碟”被从海洋里打捞起来。
飞船采用低密度超音速制动器(LDSD),用于帮助减缓飞船进入稀薄的火星大气层后的速度。这项测试的目的,是模拟航天器飞入火星大气时的高度和速度,为未来大型航天器在火星着陆做准备。图为“飞碟”在降落测试中。
据美联社报道,火星飞行器造价高达1.5亿美元。这一外形类似“飞碟”的飞行器装备有大型减速伞,28日借助一个36米高的巨大氦气球升空。在大气层飞行器速度达到超音速,随后打开减速伞,并在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海域降落。
在巨大气球的牵引下,“飞碟”被送至3.7万米高空。紧接着,飞行器携带的火箭助推系统点火,将其继续送入距离海面5.4万米高空。NASA称,在上述高度,地球大气结构与火星类似。图为测试结束后,工作人员在海洋里寻找火星“飞碟”。
专家认为,测试的目的是模拟航天器飞入火星大气时的高度和速度,为未来大型航天器在火星着陆做准备。图为测试结束后,火星“飞碟”被从海洋里打捞起来。
美国正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希望来年继续测试,以便用这个新装置来替换1976年首次登陆火星时使用的降落伞。图为测试结束后,火星“飞碟”被从海洋里打捞起来。
火星“飞碟”借助一个36米高的巨大氦气球升空。
转自:http://news.qq.com/a/20140630/011876.htm#p=1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本文来自:每日荐书
去年年前,我最后一次见小玲,是在我导......
莫名的,在一片沉默之中,我突然接收到......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