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酿/文
“灰狐,82年生人,少年时因为一本《飞碟探索》而开了脑洞,喜爱幻想,朝三暮四。高中毕业后弃文从武考了军校,当兵七年又弃武从文去学了动画设计。没几年又弃文从武和人合伙运营了一个关于武术搏击的论坛,直到而立之年才突然醒悟,最爱的仍是不可捉摸的未来,十几年坚持下来的,仍是对科幻作品的喜爱,于是开始尝试写作,越写越入迷。”
读了这段灰狐的自述,笔者的好奇心被大大刺激到了。在职业选择上如此“朝三暮四”的一个人,是如何在科幻写作这样一条绝谈不上平坦的路上坚持下来,并取得成绩的呢?他的获奖作品《梦境》里充溢的夫妻情、师生情、同事情让人动容,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灰狐进行了简短的专访。
关于“朝三暮四”的职业选择
考军校、当兵、学习动漫设计、经营武术搏击论坛…..这一系列没什么关联性的经历构成了灰狐30岁之前的职业路径。为什么?用灰狐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能得到什么。弃文从武考军校源于父亲的意愿,虽不情愿,却也坚持了7年。“要随心所欲做自己”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所以接下来,他频繁地在职业路上转换着角色。虽说每段经历都是一笔财富,但是,这种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惘从十几岁就一直困扰着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儿子的出生。
灰狐和儿子
灰狐坦言,当那个鲜活柔弱的新生命捧在他手上时,他一下子想通了许多事情。之前考虑问题,都是从自己出发,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就去做了,后果怎么样,不愿意去多想,“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他前三十年的人生注脚。突然,儿子出现了,自己成为父亲了。原来对于父亲的一些不解、一些纠结,一下子被解开了。“亲情” 、“责任”“抉择”等等字眼开始进入他的思考范畴,也成为他日后写作的最重要主题。
关于科幻写作之路
“在科幻写作上,我可没有‘朝三暮四’啊!”灰狐笑着说。
2012年,在读了多年的科幻作品,做了多年的“白日梦”后,灰狐终于动笔,写了平生第一篇科幻作品,主要是描写一群外星人来到地球,发现人类被一种小方盒子寄生了……“写了三个月,三天就被毙了”,灰狐苦笑着说。此时,一贯的“朝三暮四”的坏毛病竟然没有再犯。他自言是当兵的经历培养了他抗挫折的能力。他当时的想法是:最起码要坚持写五年,如果还不成功再说!结果第二年,他的作品《守门人》在《科幻世界》发表。在“很激动”之余,他更坚定了科幻写作的信心。
笔者问,为什么他的作品最吸引人的不是科幻而是人?灰狐回答说,虽然科幻小说主要依靠点子,但是人物还是文章的脊梁。他对科幻的认识实际上就是把人放在不同的环境,展现深层次的人性。亲情、爱情、责任,一直是他最关注的主题。
比如《守门人》写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哥哥和七十多岁的弟弟之间相互理解的故事; 2013年发表的《狩猎季》,同样是以感情变化为主线;再比如这次的获奖作品《梦境》。
关于本次大赛和获奖作品《梦境》
在灰狐看来,《梦境》仍然是他擅长的主题,最出彩的部分也是他擅长的人物和情感描写。“多挖掘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让科幻未来不那么冰冷”是他的初衷,也是他写作的一个重要基点。情感描写的真实动人使读者乃至王晋康等评委都印象颇深。
谈到创作动因,灰狐坦陈:老婆病重,丈夫想杀掉老婆,之后失忆这个剧情,是游戏《寂静岭2》给他的灵感,除了主角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从他身边的同事身上取材的。因为积累不够,所以 “ 主角个性比较苍白”,这是个不小的遗憾。
“《长歌行》技术细节和人物性格都很棒!”、《心声》点题的那句‘眼瞎不可怕,心瞎才可怕’精彩”,灰狐对本届大赛的许多作品都印象深刻。他认为,和哪些在科幻圈浸染多年的老写手相比,他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继续写下去,目前三年之内仍然以短篇为主,技术成熟些之后打算写写长篇”,谈到未来的写作规划,他如是说。在他看来,对于他这样的“科幻新兵”来说,坚持、磨炼、成长是他今后几年科幻写作的关键词。
后记:“蝌蚪五线谱”杯原创科幻小说大赛是蝌蚪五线谱网站于2012年创办。大赛旨在支持中国本土原创科幻小说,鼓励和发掘本土原创科幻小说新生势力,希望把蝌蚪五线谱网站打造成中国科幻迷上传作品、展示才华、交流提高的平台。
在连续三届的比赛中,科幻写手的参与热情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像尹洲、灰狐这样“科幻新兵”不断涌现。影响力增强的同时,对于大赛赛程安排、评分规则等方面的争议和建议也逐渐增多。我们会认真总结前三届大赛的经验和不足,争取为广大科幻迷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精彩的交流展示平台!
广大科幻迷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热爱科幻写作的你,请加入进来吧!也许下一个科幻名家就是你!中国科幻的未来,由你我共同撑起!
每日荐书
去年年前,我最后一次见小玲,是在我导......
莫名的,在一片沉默之中,我突然接收到......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