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田超)“如果生活中没有科幻,我就丢了半条命。”6月28日,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北京雨枫书馆参加《“三体”中的物理学》文学沙龙活动时这样说。
《“三体”中的物理学》作者、物理学教授李淼从科学的角度解说了刘慈欣小说中的物理知识,当天的文学沙龙也主要围绕这本书展开。
《科幻世界》杂志总编辑姚海军说:“《三体》中的创意是高度浓缩的,它里面的很多点子,换个别的作家来写,可能一个点子就能写部小说。大刘这个北方人,太实在。”在刘慈欣看来,有一个好的科幻创意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生发生直接关系。” (授权转载)
每日荐书
去年年前,我最后一次见小玲,是在我导......
莫名的,在一片沉默之中,我突然接收到......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