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影《全面回忆》(1990)
技术:无人驾驶汽车
改编自科幻作家菲利普•K. 迪克的短篇科
公平地说,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不包括一个看起来像Andy Griffith 和Howdy Doody后代一样恐怖的机器人司机。可能2004年的《我,机器人》里的自动驾驶汽车更接近谷歌的想法。但是,《全面回忆》无疑更早描绘了这一项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1)电影《少数派报告》(2002)
技术:手势识别
这部根据菲利普•K. 迪克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里描绘了许多后来成为现实的虚拟技术,包括面部识别软件、个性化广告,以及能预测未来犯罪的异能者。好吧,也许还不至于此。这部电影准确预测了基于手势识别的交互界面,许多年后,触摸屏和动作捕捉输入系统才开始流行。
一个情景中,John Anderton队长——汤姆•克鲁斯扮演——在计算机上用夸张的手势操作图像。尽管大多数人现在不会用双手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操作,但划屏和缩放动作与Anderton用手势操作屏幕本质是一样的。《少数派报告》里的用户界面也预言了动作传感输入系统,比如微软的Kinect系统。
应该注意的是,《少数派报告》惊人的准确预测并不只是误打误撞。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告诉罗杰•艾伯特,像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2001:太空漫游》时一样,他在拍摄《少数派报告》时也“咨询了工业设计师、未来学家、广告人,努力去描绘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独家编译)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