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8日讯(记者 张雪)当《三体》所带来的科幻热持续发酵,在这股愈演愈烈的科幻风潮中,国产科幻电影从被冷落多年的犄角旮旯里拎出来重新涌入资本的怀抱,科幻题材电影开始扎堆拍摄,老牌导演纷纷出马、新锐跨界导演层出不穷,中国观众终于有望在大银幕上看到纯正的国产科幻片。一时间,国产科幻电影市场泥沙俱下,国产科幻电影元年就如此汹涌而来了。目前我国的科幻电影究竟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处在一个什么水平呢?11月16日,著名影评人、编剧张小北做客《文化名人访》,他表示目前国产科幻电影其实是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中国电影经过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市场终于做好了初步的准备,才可以介入到科幻电影这个类型的生产之中。
张小北做客《文化名人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96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6%。特别是2015年,国产大片一个接一个,题材多、票房好。张小北认为,如果说电影工业是个金字塔,科幻电影其实就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尖,因为他对整个电影工业体系的所有环节要求都非常高,包括创意、制作、发行、营销等。所以,中国电影经过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市场终于在各个方面开始做好了初步的准备,然后才可以介入到科幻电影这个类型的生产之中。
张小北坦诚,“也许一开始生产出来的科幻电影,比方说我们能在明年或者后年就陆陆续续看到一些国产的科幻电影,可能会在各种方面都有点不尽如人意,” 但他表示,“如果没有开始,就没有以后,所以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我们先开始吧。”他说,只有当观众和国产科幻电影开始产生了互动之后,国产科幻电影才有可能在观众的需求基础上不断地进化。(授权转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