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以“那一天”为主题播出了第11期节目。山西省著名作家、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受邀分享了他生命中最难忘的“那一天”。
节目中,刘慈欣讲述了从六七岁开始接触科幻世界的经历,述说了他探索宇宙深处精神家园的过程。“科幻文学给大部分人封闭的生活,带来了思想上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最重要的是激励人们打开(科幻的)那道门。”他用自己的语言给所有的非科幻迷阐述了科幻的奇妙。随后,刘慈欣朗读了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中的一段,献给了把他带上科幻之路的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
作为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凭借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将我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级的水准。2015年8月23日,他的《三体》(三部曲)第一部摘下被誉为“科幻界的诺贝尔奖”的雨果奖,实现了亚洲人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成为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芬兰当地时间2017年4月4日,雨果奖公布2017年提名名单,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第三部《三体Ⅲ:死神永生》入围,这是《三体》(三部曲)第二次入围雨果奖。(记者 王小强)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