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总会有一种神奇的不一样的感觉。
清早一睁眼,已不是旧年,而是新的一年。即便你身边的人和事乍看一成不变,但实际上,一切都不一样了。
你的家中是否已经有了危险的家政机器人?或者,看看你的四周,是不是“全赤的海洋,光焰腾腾,直射高空,如一座大油田被点燃”。对了,奇点时代来到了,大多数人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而你是否会执意留下,做一个被数字化后上载到机器上的“奇点遗民”?
别害怕,我不是在说胡话,以上都是《机器人间》《驱魔》《奇点遗民》上的小说桥段。新年伊始,一切未知,最适合读的莫过于科幻小说。
在过去的2017年,中国的科幻小说佳作频出,除了上面三本,还有用纯文学写科幻的《国王与抒情诗》,用其它类型小说写科幻的《终点镇》,以及集结目前国内科幻顶尖作者的短篇小说合集《未来镜像》……
还是要特别推荐一下刘洋的短篇小说集《蜂巢》。照理说,时间是看不到的,可刘洋却给我们刻画了时间的样子。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宇宙的样子。书中一篇《穴居人》证明了这位凝聚态物理学在读博士,在刘慈欣、郝景芳之后,写出了中国科幻小说的新高度。这部作品既是让人惊叹的“时间简史”,也写尽了人类、地球乃至宇宙的“一生”。即便拿到世界范围内,称之为科幻精品也绝不为过。
郝景芳的新书《人之彼岸》近日出版,除了收录六个科幻短篇,她还撰写了两篇科普文章,文章讨论的与小说为同一主题——人工智能。事实上,对人工智能进行深入的人文思考与科学判断,也是我一年来从众多国内科幻小说读出的共同主题。
新年除了给大家开了一个科幻书单,照例也应该说几句吉祥话。除了新年快乐,岁月慢过,少看手机,多看好书,我还想到了郝景芳书中的一句话——“希望与等待”。这句话也是郝景芳引用的。1845年,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结尾处,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是的,希望与等待。仅以这五个字与大家共勉,不管你是在为人工智能焦虑,还是在为人类命运心忧,或者是元旦假期驾车出游被堵路上。来,跟我一起念这五个字吧。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