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科幻简明指南》
A Short Guide to Irish Science Fiction
by Jack Fennell
作为2019年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竞标材料的一部分,我们自2015年1月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设立了一个周更栏目。“星期五爱尔兰小说”每周会展示一篇免费的爱尔兰科幻、奇幻或恐怖文学作品。在此期间,我们联系了《爱尔兰科幻》的作者杰克·芬内尔,想让他担任我们的周刊栏目的供稿人之一。相反,他给了我们这份精彩的爱尔兰科幻索引,允许我们根据情况自行使用。
这本手册包含了一份爱尔兰科幻的详尽清单,每个词条都提供了详细的出版信息和一段简短的梗概。它展现了爱尔兰古今科幻文学的广度,覆盖了一系列作家。这是一份对爱尔兰科幻文学的出色介绍。我们非常希望你能享受阅读它的乐趣。
我们要感谢杰克·芬内尔,感谢他的慷慨和他为编写这本索引所奉献的时间。他的著作《爱尔兰科幻》可以从利物浦大学出版社购买(图书产品地址:http://liverpooluniversitypress.co.uk/products/60385)。
手册封面来自卡塔尔·奥桑戴尔的《太空飞行员斯佩尔队长》(1961)。我们要感谢乔·桑德斯(卡塔尔的外孙),他允许我们重印这副画。
关于主办2019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的竞标信息,更多详情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dublin2019.com,以及我们的脸书主页Dublin2019。您也可以给我们发送电子邮件,邮箱地址为info@dublin2019.com。
Dublin 2019组委会
《莫伊河之战》
副标题:爱尔兰如何在1892年-1894年赢得独立
作者:佚名
出版社:Lee & Shepard
出版年:1883年
关键词:未来战争 / 独立 / 民族主义
自大饥荒以后,离岸银行账户中的大额储蓄所积攒的利息让爱尔兰得以全面抵制英国,从美国进口食品,拒绝种植或养殖出口给英国的庄稼或牲畜。手忙脚乱的英国政府在1892年承认了爱尔兰方面要求地方自治。两年后,因德国和奥地利联手征服了荷兰和比利时,进而威胁到了英国的海外统治,英国加入了欧陆战争。爱尔兰议会的民族主义党抓住了机会,宣布爱尔兰全面独立,和奥匈帝国-德国方面签署协约。此事在爱尔兰激起了一场为期三个月的战争,其关键战役在斯莱戈郡的莫伊河畔打响,并最终让爱尔兰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对爱尔兰人胜利的描写纯属白日做梦:奥德联军和美爱联军的士兵们能在不受英军任何阻挠的情况下登陆爱尔兰;交战没有依赖任何游击战;骑兵部队迎头相撞,同时,文中多次提及让爱尔兰人取得胜利的“世纪之仇”,而军事训练却完全不见踪影。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还有对爱尔兰在贝尔法斯特行军的描述。他们受到了当地民众的一致热情欢迎。一种被提及的未来武器是硝化甘油枪。
《纽里桥》
副标题:1887年的爱尔兰
作者:佚名
出版社:William Blackwood and Sons
出版年:1886年
关键词:未来战争 / 独立 / 民族主义 / 联合主义
另一部关于地方自治法案的长篇“骇人警报”。当自治法案在1886年获批时,爱尔兰变成了一个一党执政国家,由土地同盟和他们的傀儡大臣们统治着。阿尔斯特省拒绝承认都柏林政府,并在她向英国发出的重返联合王国的请求被软弱无能的自由党弃之不顾后,建立了自己的临时政府。这一局面造成了1887年的内战,其核心战役发生在纽里这个南北交通枢纽。阿尔斯特人在纽里站稳脚跟以后,国家的其他势力倒台了,爱尔兰被重新带回到了大英帝国的治下。该故事由一位中年绅士向他的孩子们讲述,故事包含一段次要情节,内容是他和一名天主教女孩的不幸爱情(在女人悲剧地死去后,似乎是出于务实的考虑,他娶了她的妹妹,成了家)。对独立的爱尔兰的描写迎合了一些经典套路——在最初的一段法律败坏和混乱期以后,政府实施了军事戒严,爱尔兰则再次在移民美国的爱尔兰侨民的帮助下,成为了由无能的煽动家统治着的警察国家。即便在爱尔兰被重新征服以后,暴行和骚乱也持续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发生在每一处爱尔兰人和英国人比邻而居的殖民地和国土上。
《公元1895年,爱尔兰的再征服》
作者:佚名
出版社:Hodges, Figgis and Co.
出版年:1881年
关键词:未来战争 / 独立 / 民族主义 / 联合主义
一本详述1881年土地法案的灾难性后果的未来历史小册子。以为一贫如洗的佃户确立公平的地租为目标的土地法院的建立致使正直、勤劳的地主们收到了大量的伪造索赔。他们如果胆敢为自己的收入辩护,就会遭到毒打或暗杀。爱尔兰土地同盟和芬尼运动者在得知过于慷慨的英国政府会在面对骚乱、议会的蓄意阻挠和农村暴力时向爱尔兰人提出的要求妥协以后,便一直在宣扬革命,拖欠地租。局势因发生在1892年~1895年间的第二次大饥荒和对国际发展的扰乱而进一步恶化。美国的芬尼运动者最终在香农河畔发起了一场规模一万人的起义。在历经三天的激战以后,起义军才被镇压了下去。文中多次提到了一些晚期帝国主义崇拜:其一是经常被提到的波尔起义(尽管几乎被芬尼运动者在其他反叛空想小说中神化的马尤巴山战役在文中并未被明确提及);其二是俄国进军阿富汗——正如其他同时代的未来战争作品。借此,作者推演了俄国人的一次征服印度次大陆的尝试。
《荒芜之云》
作者:萨姆·贝恩汉姆
出版社:Wolfhound Press
出版年:1982年
关键词:反乌托邦 / 核浩劫
这篇短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迪格951的年轻市民,住在名为乌托邦的地下社会里。迪格不停地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在乌托邦造成了骚乱——在这个社会中,不受管制的言论可能会催生出严重的社会丑闻。读者从一开始便知道这个地下文明诞生自全球性核战争,乌托邦的居民口中神秘的“越野者”则是从冲天烈焰中幸存下来的流亡各地的人们。迪格被派到地表探险,在地面上,他遇到了一家越野者,并得知了一些关于他所居住的世界的令人不适的真相。
《博海恩城》
作者:凯文·巴里
出版社:Jonathan Cape
出版年:2011年
关键词:反乌托邦 / 犯罪
故事发生在2053年~2054年间爱尔兰西部的同名虚构城市中。博海恩是一片阴冷荒芜的城区,在此,犯罪和凶杀是家常便饭,城市由黑帮头目们统治着。在博海恩,利润最高的生意是卖淫和鸦片,两种生意都集中在烟镇地区。任何人只要控制了烟镇,便控制了整座城市。而当前,这个人是罗根·“白化病人”·哈特内特,黑帮“哈特内特之梦”的老大。许多年来,博海恩城一直风平浪静,但是随着哈特内特之梦的老对手“北坡”家族开始逐渐壮大并寻求正式宣战的机会,和平看上去开始摇摇欲坠。雪上加霜的是,哈特内特之梦的前任老大——一个被人们称作“甘特”·布罗德里克的残忍男人——在失踪二十五年以后死而复生,其原因除他本人外无人知晓。这部小说最动人的是它对语言的运用,这让该作品适合被人们拿来和乔伊斯和伯吉斯的作品进行比较。
《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
作者:萨缪尔·贝克特
1958年10月28日首映
关键词:科技 / 戏剧
一位名叫克拉普的“衰老之人”多年以来一直在记录他对生活的观察。他在一箱箱录音带中翻来找去,试图理解如今已经成为天书的标签。在聆听年轻的自己们洋溢着幸福和乐观的录音时,他变得越发沮丧,不得不用酒精来驱动自己听下去。表演结束于克拉普自己的录音,录音中说:“我的黄金岁月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那时,我曾有机会得到幸福。但我也不想重新得到那些时光。我的身体中已经没有那团火了。”出于戏剧性的需要,贝克特明确将这场表演设置在了未来——在剧本所处的时代,商业录音带才刚问世不久。
《残局》
作者:萨缪尔·贝克特
1957年4月3日首映
关键词:反乌托邦 / 启示录 / 戏剧
贝克特的另一篇归类含糊的科幻剧作。这一次,作品的背景是看似处在末日后的世界。主要角色包括哈姆,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中的最后“大宅”的主人,以及他的仆人克罗夫。从哈姆口中,我们得知大宅周围的乡下挤满了难民。这场清晰可见的大灾难的性质始终未得到揭示。哈姆派克罗夫拿小望远镜看看窗外,汇报世界的状况。我们从克罗夫的描述中所知道的一切,不过是大海再也没有潮汐,而太阳是“零”。这表明不仅自然规律崩溃了,而且语言本身也已经变得几近任性。该作最初以法语发表,名为《游戏结束》,后来被贝克特本人翻译成了英语。
《移魂效应》
作者:蒂姆·布斯
出版社:Fish Publishing
出版年:1999年
关键词:反乌托邦 / 赛博朋克
这部华而不实的长篇小说发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近未来“新爱尔兰”。在新爱尔兰,罗马天主教会、俄罗斯陆军和美国传媒公司同爱尔兰政府的残党共同争夺国家的控制权。小说跟随米莎·普罗曼这位“迪兹比”广告设计学习中心的学员展开。她在大脑中下载了绝密软件以后踏上了逃亡之路。下载软件的后果之一是“移魂效应”——一些未知的原因致使软件会在年轻的女人身上触发人格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惊人的心灵遥控能力。
(未完待续)
作者
Jack Fennell
翻译
HeavenDuke
编辑
HeavenDuke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