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科幻简明指南》
A Short Guide to Irish Science Fiction
by Jack Fennell
《黑暗天堂》
作者:凯瑟琳·布洛菲
出版社:Wofhound Press
出版年:1991年
关键词:反乌托邦
在金蒂拉星,一个类人物种进化成了两个不同的种群:在野外过乡村生活的普通人类,以及通过逐代主动进化不断改造自身身体的“水晶生物”。水晶生物没有腿、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它们栖息在“大兜帽”(一个覆盖了星球的五片大陆的大部分区域的巨大穹顶)下,生活在献身于知识和逻辑的社会里。在此,情感遭到憎恶,被称作“混沌”。一群年轻的水晶生物在未进化的“两足生物”的帮助下,逃出了大兜帽,发起了以终结无趣的无菌金蒂拉霸权为目标的反抗运动。这或许并不出人意料。
《红色联盟之人》
作者:约翰·威廉·布洛克
出版社:Methuen & Co.
出版年:1904年
关键词:未来战争 / 独立 / 联合主义
在嫉妒和单相思的驱使下,詹姆斯·肖加入了红色联盟——一场席卷整个爱尔兰的革命运动,统帅弗马纳郡的阿莫伊突击队。在一场快到荒谬的起义后,爱尔兰一夜之间获得了解放,共和国宣告建国。然而,在短短几周内,国家便陷入了混乱、党派纷争和骚乱之中,食品的价格扶摇直上,贸易活动完全停止。最后,英国军队来从爱尔兰人手中拯救他们了。一个冗长的故事,充满了《Boy's Own》杂志风格的莽撞的军事冒险。故事的主角在精神上不得人心,他滥用他新获得的权力,逼迫一名女子重返他的怀抱。小说的开头是一张地图,地图包含了所有故事中提到的地点。
《公元1895年,爱尔兰的再征服》
作者:佚名
出版社:Hodges, Figgis and Co.
出版年:1881年
关键词:未来战争 / 独立 / 民族主义 / 联合主义
一本详述1881年土地法案的灾难性后果的未来历史小册子。以为一贫如洗的佃户确立公平的地租为目标的土地法院的建立致使正直、勤劳的地主们遭到了大量的伪造索赔。他们如果胆敢为自己的收入辩护,就会遭到毒打或暗杀。爱尔兰土地同盟和芬尼运动者在得知过于慷慨的英国政府会在面对骚乱、议会的蓄意阻挠和农村暴力时向爱尔兰人提出的要求妥协以后,一直在宣扬革命,拖欠地租。局势因发生在1892年~1895年间的第二次大饥荒和对国际发展的扰乱而进一步恶化。美国的芬尼运动者最终在香浓河畔发起了一场规模一万人的起义。在历经三天的激战以后,起义军才被镇压了下去。文中多次提到了一些晚期帝国主义崇拜:其一是经常被提到的波尔起义(尽管几乎被芬尼运动者在其他反叛空想小说中神化的马尤巴山战役在文中并未被明确提及);其二是俄国进军阿富汗——正如其他同时代的未来战争作品。借此,作者推演了俄国人的一次征服印度次大陆的尝试。
《科克市的德国人们》
副标题:卡特费尔男爵大人的书信集
作者:玛丽·卡贝里
出版社:Talbot
出版年:1917年
关键词:未来战争 / 独立 / 联合主义
这部短小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德国在1918年入侵爱尔兰的故事。德军得到了新芬党员的帮助,他们天真地认为德国人一完成掌权就会将权力转交给他们。相反,新芬党被驱逐到了德国在波罗的海的殖民地,而其他的政党则遭到了封禁。卡特费尔男爵接着展开了一系列大型改革,改善了爱尔兰人的健康、卫生设施、农业、教育,并消灭了酗酒之风。然而很快,贸易联盟遭到了压制,贫民窟居民被迁到了集中营,精神病人被处以死刑,优生实验开始启动,爱尔兰语也被禁止使用了。最终,男爵将爱尔兰人变成了“没有灵魂的民族”。该作最初在1916年以信件的形式匿名发表在《爱尔兰时报》上。一周后,连载在复活节起义前停止了,长篇小说版则和最初的文本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究其原因,起义的后果必须被考虑在内。直到1938年,卡贝里才公开承认自己是作者。
《尸体特工》
作者:柯南(Conán)
发表平台:Connacht Tribune
发表时间:1933年3月25 / 1933年4月8日
关键词:犯罪 / 独立 / 民族主义 / 爱尔兰语
一篇设置在2000年的短篇侦探小说,分两部分。英国君主制的解体催生出了大英共和国和爱尔兰联合王国。然而,有一个地下协会却在致力于重组君主制,该协会被称作“猫头鹰会”,据人们所知,他们还活跃在高威。在总统秘书被人抢劫了20000英镑和一沓敏感文件以后,政府和警察机关断定猫头鹰会的成员要对此负责。于是,一位秘密特工(人们只知道他叫“尸体”)奉命与高威的警察机关取得联络。在渗透了猫头鹰的基层以后,尸体带着警察局长达西·奥布鲁代尔去逮捕颠覆分子的大头目,头目伪装成了一对住在乡下一间房子里的夫妻。总而言之,这篇小说与其说是科幻小说,倒不如说是侦探故事。
《跃进太空》
作者:罗伯特·克罗米
出版社:Hyperion Press
出版年:1976年
关键词:外星人 / 乌托邦 / 火星
在发现规避万有引力法则的方法以后,一支由七名探险者(包括发现规避方法的科学家、一位著名冒险家、一名爱尔兰政治家、一名金融家、一名作家、一名记者和一位艺术家)组成的队伍从阿拉斯加启航前往火星。在火星,他们发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没有法律、疾病、金钱和冲突的准无政府主义社会,社会(几乎可以称得上)不缺少物质条件,只有少数人有情感,只在夜里下雨。火星人被描绘成美丽、睿智、衣着华丽,遵循完全的性别平等,工作日只干两小时。在火星上,地球人耐不住无聊,试图通过重新引进政治和资本主义来“改善”这个完美无瑕的社会,并因此遭到了火星人的驱逐。悲剧的是,一名火星女孩爱上了一名地球人,试图偷乘他们的飞船。为了保持足够的空气给养,地球人把她抛到了外太空。他们回到地球以后,心碎的作家自杀了。奇特的火星“乌托邦”似乎是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却显然有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居住其中。
《末日裂痕》
作者:罗伯特·克罗米
出版社:Digby, Long & Co.
出版年:1895年
关键词:外星人 / 阴谋论 / 心灵感应
亚瑟·马瑟尔——“一位只差文凭的博士”——为了让他对美丽的娜塔莉·布兰德的浪漫渴望更进一步而加入了“何人得益?协会”。娜塔莉的哥哥赫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他得出了痛苦和不公正是物质世界的基础法则,并创办了“何人得益?协会”,目标是摧毁地球。对马瑟尔更不幸的是,协会的成员拥有强大的心灵感应能力,并且会用这份能力杀死所有试图离开的人。小说的叙事充斥着对帝国终结焦虑的暗示(“何人得益?协会”的狂热信徒由科学家、社会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混杂而成),以及对大男子主义和性别的持续反思(女主角们以准易装癖的“开化女人”展开了故事的叙述;马塞尔概述了不同类型的懦弱;每个男性角色不是被描述成‘爷们儿’就是‘娘们儿’,一位配角被明显地暗示为同性恋)。作品还暗示布兰德一家和他们的同谋者们实际上可能是外星人——他们的心灵感应能力从未得到解释,赫伯特·布兰德则曾经提起过一场过去“在一颗如今已成为小行星群的星星上”的实验。
《新弥赛亚》
作者:罗伯特·克罗米
出版社:Digby, Long & Co.
出版年:1903年
关键词:犯罪 / 阴谋论 / 心灵感应
威利·彭罗斯,一位把遗产挥霍干净了的年轻绅士,开始为一个名叫莱斯利·齐斯特曼的人效力。齐斯特曼是一名金融家,同地下犯罪世界关系密切。等彭罗斯意识到他不可避免地加入了新菲默法庭,一个恐怖组织,擅长非常公开的刺杀。在彭罗斯试图自救于囹圄时,他得知了菲默法庭的一些动机:彻底改变金融世界的结构,以带来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他们追求这一目标,他们刺杀百万富翁,夺取或摧毁他们的财产,希望这能重塑货币最初的功用——仅仅作为对一个人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的酬劳的符号,而非在他们眼中是万恶之源的信用和借记系统。他们使用的手段包括贿赂、威胁、谋杀、以及能够向受害者展现洛夫克拉夫特式的宇宙恐怖以将他们变为脑死亡的奴隶的催眠能力。他们的秘密武器是一艘先进的潜水艇(拥有电视和全息监控系统而非潜望镜),他们用它来击沉百万富翁们的游艇和货船。齐思特曼能彻底把他的脸改造得像另一个人,因此逃过了追捕。他后来死在了逃亡途中,悔悟于他的极端主义。我们只能猜想彭罗斯和齐斯特曼的女儿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了一起,但是故事的叙事口吻同克罗米早前的作品大相径庭——齐斯特曼是作品题目中的“新弥赛亚”,他的死被描绘得颇具悲剧色彩。而且,很难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他确实针对当时的经济体系提出了一项令人信服的观点。
《伦敦毁灭》
作者:埃德蒙·唐尼
出版社:Downey & Co. Ltd.
出版年:1900年
关键词:阴谋论 / 未来战争
英国外交大臣的助理特雷赫恩先生从一名法国叛徒那里得知了异常入侵伦敦的阴谋。他的上司把阴谋斥作白日作梦,特雷赫恩却严肃对待谣言,试图刨根问底。他的调查把它带到了老对手泽维尔将军面前。将军正在率领一家私营企业在英吉利海峡下方建造一条隧道——其主旨是工程一经完成,法国政府便会抓住机会入侵。特雷赫恩凭借他的外交、间谍和密码学技术揭露了整桩卑鄙的阴谋,并乘胜追击,揭发了隧道在法国的位置,以确凿地知道阴谋进展如何。然而,在跨越应急海峡的途中,他最后一次同泽维尔将军交锋。两人都坠入了大海,淹死了,将小说带向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我们不知道是否法国人的阴谋被完全发现了,也不知道是否入侵发生了。这并不算是一个“未来战争”故事,倒更像是一部唐尼的专属“骇人警报”:对于帝国的安全,人们都永远不能自满,不论潜在的威胁看起来多么荒谬。小说中还几次提到过一场科幻味的造假运动:伪造的文件宣称法国人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新的超级武器(一种能把炮弹射过英吉利海峡的枪)和“飞行机器”。
《57%爱尔兰血统》
作者:罗迪·道尔
收录在《The Deportees》一书中
出版社:Vintage Books
出版年:2008年
关键词:讽刺小说 / 科技
这篇短篇小说发生在凯尔特之虎时代的爱尔兰。小说中,一位学者遵照艺术和民族部长的要求,开发了一种测量爱尔兰血统的方法。这位年轻人开发了一台银翼杀手式的设备,设备测量受试者对《大河之舞》、足球运动员罗伊·基恩进球得分、以及爱尔兰国产色情作品的情绪反映。作品主要是一篇针对爱尔兰人和欧洲人对待移民的态度的讽刺小说,此外,小说的叙事还暗示故事发生在未来(例:上面提到的罗伊·基恩已经退役了,在联合国任职;流行歌手罗南·基汀如今则秃了头)。
(未完待续)
作者
Jack Fennell
翻译
HeavenDuke
编辑
HeavenDuke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