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209_704275_ext.json
狗年对联漫谈--中国数字科技馆
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明

狗年对联漫谈

  春 联

  生肖联是围绕十二生肖而写的春联。喜欢生肖春联的人家,于每年春节前按照新年度生肖来选用和书写。生肖春联是春联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传世作品也有很多。农历狗年又要到来,我们就先谈一谈狗年春联。

  普通人家的狗年春联,一般在通用春联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狗的元素。如古代乡村狗年春联:

  花明柳暗通三径;

  犬吠鸡鸣别一村。

  鸡犬桑麻,独得山家雅趣;

  耕耘收获,共为时事闲谈。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梭。

  这是太平年代的春联,所以语调中透出一派和乐雍雍的田园之情。若是动荡年代遇着极具个性的主人,春联中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田园牧歌式的诗意了。明朝末年,福建侯官(今福州)有个名叫徐英(字振烈)的屠夫,因排行第五,乡人都称他为徐五。他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但颇有文才。据说他曾在狗年春节写过这样两副春联,其一是:

  仗义半从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屠狗,典出《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亦泛指出身低微者,或位卑的豪杰之士。联语说处于社会底层的正直之士,在关键时刻多半会挺身而出,舍生取义。而那些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饱学之士,却往往在重要关头成为忘恩负义的人,联语充满豪爽雄迈之气。另一副联是:

  鼠因粮绝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此联极言自己的贫困因为粮绝甑尘,连家中老鼠都饿得离家出走了。因为一无所有,看门的家犬都放开胆子呼呼大睡,境遇虽然悲苦,行文却十分幽默,作者豁达洒脱的个性呼之欲出。特别有戏剧性的是,二百多年后,清朝末期的江津联家钟云舫写了一副跟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春联,他写的是:

  谋生梦好鸡常破;

  索债人多犬不闲。

  联语说的是经营美好的生活只有在梦里才会发生,但还常常被鸡鸣无情地唤醒,临近春节,前来讨债的人接踵而至,踏破了门槛,让看门的小狗一会儿也闲不住,此联的手法和徐五联相似,但表达效果上却有些微差别:同样是诙谐调侃的笔触,钟云舫的对联让人感受到的却是更深的穷愁烦闷。当然,更多文人创作的狗年春联,还是以较文雅的格调,或感慨时事,或感悟人生,或寄希望于下一代,如:

  文章小技成刍狗;

  时势虚谈笑棘猴。

  人寿几何,白驹过隙;

  世态万变,苍狗浮云。

  景升有儿,情皆豚犬;

  僧魔戒子,望为凤龙。

  除了狗年生肖春联,还有一小类的春联,也是要通篇围绕着狗来写,这就是为小狗的家——狗窝所张贴的春联。晚清以后,春联已经发展到无门不贴的程度,这也包括了家中禽畜的住所在内,猪舍羊圈牛棚等等皆须有春联,狗窝自然也是非贴不可的。钟云舫在他的对联全集《振振堂联稿》中收录有五副这样的“犬栏”联:

  饥饱与人同粒食;

  承平恁尔吠花村。

  校猎曾经游上苑;

  右牵谁共出东门。

  秋风猎罢重镮静;

  夜月明时一窦深。

  封侯合共功人赏;

  逐秽休同国狗狂。

  塞上秋高宜逐狡;

  萑苻夜静好安尨(mang,多毛的狗)。

  对 联

  除了春联之外,其他门类的对联中,也多有涉及狗这一动物的。自题联是作者自抒怀抱的联语。清末庚子之乱后北京局势混乱,在军机处做官的商城人易诚吾自题一联贴于书房:

  世事一朝等刍狗;

  乡心千里付莼鲈。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联语用以表达对纷乱时局的失望;莼鲈指晋代张季鹰在外做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和鲈鱼脍,联语以此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归隐田园的想法。

  晚清的量云和尚(字莲衣)也有这样一副联:

  当年知己皆屠狗;

  此日骄人尽沐猴。

  一联之间,尽显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朋友之间赠送唱和的对联称题赠联。晚清赵曾望有这样一副赠李盘新的联语:

  鸿儒白丁同陋室;

  狗屠朱亥共悲歌。

  上联出《陋室铭》,下联出《史记》,其中以鸿对狗、以白对朱、以丁对亥,可以说是工整到了奇巧的地步,联语中的感慨也溢于言表。

  曾国藩曾写过这样一副联赠给行伍出身的“湘军第一猛将”鲍超:

  英雄老去惟屠狗;

  大将生来不读书。

  雄豪霸气之形象,如在目前。

  在居家或园林建筑上题写对联,自然也有与狗字牵上联系的。明代嘉靖年间山东人李开先被罢官赶回章丘老家乡居,他为自己及当地很多人家编写了大量的宅第楹联及民俗实用的贺联、寿联、挽联等,并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个人对联集《中麓山人拙对》,其中有“题心南楼”联:

  古疃三家,一头黄犬迎风吠;

  良田百亩,六角犁牛背日眠。

  心南楼是李开先自家建筑之一,楼名疑出自南朝江总的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联语表达了罢官归里后心安于田园生活的恬淡情趣。

  兰州近代名士刘尔炘题兰州拳石山房联:

  有时几天上浮云,在红树枝头、幻成苍狗;

  何处觅人间乐事,向绿杨烟外、且听黄鹂。

  “幻成苍狗”化自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用以比喻世事的变幻无常。世事虽纷乱,我心自安闲,联语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得。

  贵州近代名士有题“贵阳抗素斋”联,想象奇特,气象宏大:

  不嫌奇士交屠狗;

  只许仙翁约钓鳌。

  钓鳌,典出《列子·汤问篇》,传说天帝使十五只巨蟹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后因以“钓鳌”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名胜联指题于名胜古迹的楹联。明末南昌人彰士望有题宁都翠微峰金精洞一联:

  石弹古曾开,仙府楼台苍壁上;

  雨帘晴不卷,人家鸡犬白云中。

  下联结句化用淮南王刘安得道成仙,其余下的丹药撒在院子里,鸡大吃了之后,也随之白日飞升的故事,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的出处。因这一典故属于道教的经典故事,所以在各地的道观楹联中多有运用,如武汉近代文士余家旐有题“蔡甸天师庙”联:

  学道溯仙源,曾以黄石受书、赤松辟谷;

  谈经入妙处,能令龙虎伏地、鸡犬升天。

  讽 刺 联

  除以上实用的楹联,在民间口头流传的讽刺联也有不少与狗有关,如清代有个县令叫王寅,贪得无厌,勒索盘剥,无所不用其极,百姓中流行一副讽刺他的联: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有人在报上发表一副联语,对军阀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攻城夺地多功狗;

  挟势争权属烂羊。

  民国名士张难先不满于官场混乱之风,春节在狗圈、鸡笼上贴一联,见者无不粲然一笑:

  拍马吹牛,是真类狗;

  攀龙附凤,不如养鸡。

  另外,明清以来民间流行的对联故事中,也有些与狗有关的巧对。如,有这么一则神童与县官斗智的故事:

  小神童梳了一对朝天的发髻,一蹦一跳地在大路上玩耍,遇到县官的轿子也没有躲避。于是县官下轿,用神童的发型出了个对子:“牛头喜得生龙角。”

  神童不假思索就对了句:“狗嘴何曾吐象牙。”

  县官碰了一鼻子灰,恼羞成怒,责怪小神童挡了他的路,出句道:“小犬无知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低。”神童应声回答。

  县官被神童的才华和气势镇住了,勉强又出了一句:“谁谓犬能欺得虎?”

  神童应答自如:“焉知鱼不化为龙?”

  县官听了,灰溜溜地钻进轿子,下令掉头往回走了。

  ……

  时光流逝,干支循环。这些与生肖有关的对联装点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去经营更具情感和趣味的生活。

  佳联赏析

  金鸡辞禹甸;

  玉犬乐尧天。

  鸡年残冬过去,狗年新春到来,这副生肖春联简短却不失内涵。以“金鸡”喻鸡年,以“玉犬”喻狗岁,金玉满堂,字面上富丽华美。“禹甸”指大禹所垦辟之地,后称中国之地为禹甸。“尧天”指尧帝的盛德,后来代指太平盛世。全联意谓华夏大地送走了鸡年,迎来了狗年的盛世风光。

  犬守平安夜;

  梅开如意春。

  旧时一般人家养狗,目的在于看家护院的实用功能。除夕之夜,一家人可以放心安睡,是因为有忠心的家犬在守护着家门,也守护着全家人的平安。门前的梅花已经绽放,古人有梅开五福之说,所以也预示着一个幸福如意的春天的来临,此联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意境祥和。

  白梅凌雪尽;

  黄耳报春来。

  上联言冬去,冷色调的“白”字,连同雪中的素梅,仿佛让人感受到残冬的寒意;下联说春来,暖色调的“黄”字,加之春风里嬉戏的狗儿,更让人感受到了春日的和暖。黄耳,是狗的别名,史载晋代陆机所养之犬取名“黄耳”。此处寓意着狗年新春的到来。

  犬献梅花赋;

  鸡留竹叶图。

  上联说犬,下联说鸡,用倒叙方式写鸡年远去、狗年到来。犬的蹄印似梅花状,故说“犬献梅花赋”,鸡的爪痕似竹叶,故说“鸡留竹叶图”。梅花有福的寓意,竹子有清风的寓意,全联意谓鸡年远去但留下了盛世的清风,而狗年到来更预兆着生活的幸福。

  花灯悬街市;

  玉犬守门庭。

  花灯是各种花式的中国灯笼,中置蜡烛,节日之夜悬桂在临街的门檐上,以为装饰之用,这副春联好似一幅年夜风俗画,贴满了春联的大门两侧,悬挂着明亮的灯笼,而门内庭院里趴着看家的黄狗,主人的嘴角上挂满了笑意,一片祥和安宁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犬卧阶前知地暖;

  鹊登梅上唱春明。

  新春来临,阳气上升,大地回暖,最先知道的应该是常卧地面上的家犬。民间自古相信鹊能报喜,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喜鹊又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因此喜鹊登梅寓意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春明”指春光明媚,古人有“当春明之际,卉木繁秀”之语。全联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气氛。

  疏柳莺啼千谷静;

  新春犬卧一村安。

  早春之柳,故说疏柳,黄莺如金梭般穿行其间,昭示出一派春的生机,百川千谷之中静谧安详。春阳之下,惠风和畅,各家各户的狗或趴门前,或静卧村口,预示着一个村庄的安泰康宁,村村如此景象,自然象征着国家的安泰康宁。这副狗年生肖春联可以体现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

  三阳开泰无边景;

  一家积善有余春。

  这副春联的上联,首先从季候和风景着笔,按《周易》的理论,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此时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故前人常以“三阳开泰”来表达喜迎新岁和祈福纳祥之意,而随着春的来临,无边景色马上为之一新。下联把视线收回到张贴了春联的这户人家,因为家中祖祖辈辈奉行积德行善的古训,正如《易传》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宅第上下但见春光满院,一片祥瑞。

  迟日江山多丽色;

  春风花草有奇香。

  唐代杜甫有《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绘了春日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丽的景象,因为春节后昼夜逐渐变得日长夜短,故云“迟日”;在和暖的阳光下,拂面的春风夹带着花草的芳香。这副春联整体化用了杜诗的首联,把原来的五言衍化为七言,扩充了内涵,也比原诗句增添了更多春联的意味。

  试看门外许多树;

  便是怀中一段春。

  这副春联上下联的意义一气呵成,对联的术语称为“流水对”。上联写景,但却对于具体的春节景物着墨不多,只点出大门外很多即将萌发新芽的树木。下联写人,但也没细写这户主人的身份、品德和抱负,而是直接点出他胸中的一团春意。全联从门前树木直接写到主人胸中春意,跨度大,用语简,上下联之间的承接很自然,勾勒出主人豁达、宽厚、平和的性格特征。曾国藩曾有“养活一团春意思”的联句,正是表达此意。

  暖趁梅花香里到;

  寒随爆竹响中除。

  春节是冬寒将尽、春暖初生的季节。这副春联从春节景物中撷取了两个最有典型意义的东西——嗅觉上梅花的香气和听觉上爆竹的响声。然后渲染气氛,表示春天的温暖是在梅花的香气里来到人间的,而残冬的峭寒也将在爆竹的响声中被彻底驱逐。从内容表达上看,这个“暖”字不仅代表着春天的温暖,还寓意着新一年的希冀和愿景。全联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除旧布新”和“迎春接福”的春联主题。

  四时和气春长在;

  一世安闲乐有余。

  这是一副纯粹表达个人美好希望的春联,联语充满喜气祥和。上联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四季都充满春的和气。下联则祈求一生远离灾祸,享受安闲。“安闲”即安宁闲适,出汉代《易林》:“造福值喜,得其安闲。”春联源于古代年俗中的桃符,具有禳灾祈福之功能,此联就是一副典型的古代祈福纳祥春联。

  (本版文字作者刘太品,摘自《佳联赏析———戌狗旺福》,国家图书馆、中国楹联学会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 年1 月出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李鹭]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