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专题

“治沙愚公”王银吉

来源:武威日报

  12月20日一大早,王银吉就准备好铁锹、犁铧、耙子,在经改装的吉普车上捆装好麦草,载上父母、妻子和邻舍,开着吉普车驶进戈壁大漠开始了一天的压沙。

  开沟、铺草、埋沙……很快,他们身后一片片金色的麦草沙障在延伸着,牢牢地将流沙锁在了下面。

  48岁的王银吉是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的一名普通农民。自1999年开始,他与父亲王天昌投入所有家当,年复一年压沙造林,形成7500亩沙漠“绿洲”,不仅守住了眼看要被风沙掩埋的家园,而且肆虐的风沙也因此止步。

  鼓足勇气 艰难中立定治沙志向

  20世纪80年代初,从异乡搬迁来的王天昌在谋划“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时,连年肆虐的风沙,让他和村民们的田间劳作时常化为徒劳。“看见沙漠步步紧逼,我们父子十分担心,决心向‘沙龙’挑战!”王银吉说,1999年春节过后,他提出要治沙的想法,辛苦劳作了一辈子的父亲坚决支持,但妻子却极力反对,可他还是铁了心要干。“我是农民的儿子,决不能让沙漠掩埋掉家园”,这句常被王银吉父子俩挂在嘴边的话颇为励志,可治沙的艰辛却远远超过意料:购买苗木的钱从哪里来?植树浇灌用水怎么办?治沙技术向谁求教?

  治沙初期,乡亲们不理解王银吉的做法。有人说他愚,还有人说他傻。但风沙的肆虐让王银吉夜不能寐。回想起小时候在绿树成荫的红水河畔与伙伴们嬉闹的场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沙漠变成绿洲。王银吉和父亲商议后,变卖了家里的牲畜,购置了苗木,买了两峰骆驼作为沙漠中的运输工具,开始进驻腾格里沙漠腹地“庙儿墩”进行义务压沙植树。

  沙漠最缺的是水,而植树偏偏又离不开水,运输最难的还是水。当时,家境不宽裕的王银吉东拼西凑了上万元钱,买回两峰骆驼,每天在家与沙漠之间3公里多的崎岖路上用水桶来回驮水,一趟200斤,来回一趟3个小时,一天最多能驮4趟。为了节约水,他用勺子给小树苗浇水,一次一勺,一滴都舍不得浪费。为多省下一口水给树苗,王银吉一家人吃完饭的锅和碗很少用水洗,早晨洗完脸的水舍不得倒掉,留着澄清中午再洗手,洗脚更成了一家人的奢望。就这样,树枯了,再栽;苗死了,再补。一年四季,十七年如一日,一家人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工作。

  为了摸清风沙的流动规律,提高沙生苗木在沙漠里的成活率。寒冬腊月,王银吉毅然裹起棉袄,背着干粮,迎着呼啸的风沙,在流沙最严重的风沙口地段仔细察看风势,四处奔波,探寻能够种草、植树的最佳点。为了进一步解决种植苗木的用水问题,王银吉又在低洼的沙窝里挖了一口水窖,用塑料薄膜包裹在水窖壁上积蓄雨水,这样才缓解了树苗的用水困难。

  随着所植树木的日渐增多,保护已植树木成了必须的工作。王银吉和父亲干脆在沙窝里掏了两间地窝子,在沙脚下“安家”,这个家只有一个简单的木门和一块布门帘来挡住风沙。由于常年住在阴暗潮湿的地窝子里,王银吉的父亲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每逢阴雨天,腿和双臂就隐隐作痛。

  面对不幸 治沙决心并未动摇

  时间追溯到2005年春季,这是王银吉最心痛的一个春天。

  “那时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我们一家人全搬到沙漠里吃住,顾不上管孩子,结果耽误了孩子的病。”王银吉说,春季刚开学,小儿子跟他爷爷说,他的腿脚有些不正常,但他们全家人忙着植树,没怎么在意。一个月后,孩子的病情更明显了,才带他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小儿子得的是脑干胶质瘤,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小儿子的病已经没办法治了。当时我手里的钱加起来就3万多元,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把这些钱投到了买苗治沙上。”回想起那一刻,王银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年快到端午节的时候,小儿子永远离开了我们。弥留之际他跟我说,爹,你省下些钱,一定要把沙治住。”至到今天,王银吉的妻子仍抱怨他,都是因为顾了压沙种树,才把孩子的病给耽搁了。

  2006年冬季的一天,王银吉为了尽早出去联系树苗,一大早就裹着棉衣出门,在寒风中蹬着一辆破自行车前行,一不小心摔倒在地,头撞破、腰扭伤,腿更是痛得动弹不成,顿时心中的烦恼统统涌上来,他狠狠敲打着地面,责问自己这么多年到底为了啥?过了好一阵子,他慢慢缓过神来,朝着自家的“绿色家园”望去,儿子的话又在耳畔萦绕,王银吉咬咬牙爬了起来……

  说到小孙子,王天昌老人泣不成声,他扶着一棵树苗说:“看到每一棵树的成长,就相当于看到了我的小孙子。为了我的小孙子,我也得把这片沙漠治住。”

  积累经验 播绿高招锁黄龙

  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王银吉一家就这样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同一种艰辛的劳动。但是辛辛苦苦这么久,付出了那么多,他们植的沙生植物却稀稀拉拉,存活的没有几棵,与预期相去甚远。

  “我和父亲没有多少文化,治沙全凭经验,往往头天才挖好的树沟,过一宿就被风沙悄无声息地填平。这边刚种上毛条、梭梭、花棒,那边指头粗细的幼苗又被风沙连根拔起。”王银吉无可奈何地说。

  得知不同的苗木应栽植在沙丘不同的部位,才能更好地成活。王银吉迎着冬日呼啸的风沙,背着干粮,到流沙严重的地段观察研究,终于摸索出了科学的种植方法。

  “栽植方法必须改变,我在木钎木橛的边上,固定一块横木,横木与木钎尖端的长度正是穴的深度,再做一双木屐绑在脚上,手扶着木钎,用木屐在横木台上使劲踏,一脚踏下去,横木就挨到了地面,穴便成了,一脚一穴,又快又省力。”摸索经验的过程中,王天昌、王银吉发明了“掘木”,可以保质保量让树苗的成活率达到85%。王家父子最初是用木棍打穴的办法栽种苗木,结果发现,这样栽种的树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又易受到大风的侵袭。于是,他们发明了铁“掘木”,既消除了因挑树沟造成的沙土层松软水份流失的弊端,又节省了挖沟挖坑的劳力,从根本上保证了植物的成活率。

  为了提高治沙造林效率,加强对治沙造林成果的管护,防止有人把羊、骆驼赶到沙窝啃食、树木破坏植被,王家人吃住都在沙窝子里。多年来,王天昌和老伴李兰英白天黑夜都守在沙窝子里,对于他们来说,沙窝子已经成为他们真正的家。而王银吉和媳妇金玉秀就两头奔波,除了照料好家里的牲畜,来回拉水、运送树苗和拉运麦草之外,全部的精力就都投到了沙窝子里。

  顽强拼搏 走好治沙致富新路子

  17年来,王银吉带领一家人在沙漠里战严寒、斗酷暑、治风沙、种梭梭,义务压沙植树7500多亩,栽植苗木600多万株,累计投入达98万元。王银吉的坚持与付出得到乡亲们的认可,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从2002年至今,王银吉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绿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0年,王银吉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于当年4月27日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新华社采访他时,王银吉激动地说:“我要让更多的绿色,覆盖家乡的沙漠!”

  2010年,市委书记火荣贵到武威工作不久,即到“王家沙窝”看望慰问王银吉,得知治沙点不通电,当即帮助协调解决了一台发电机、一组太阳能电池板和一台电视机,火荣贵还自掏腰包向王银吉捐款2000元。此外,凉州区林业局为王银吉颁发了林权证,聘任他为公益林管护员,每年兑现管护费3万多元,并调拨大量的苗木扶持。

  “多年来,村民们习惯将我治沙的区域称为‘王家沙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能够为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尽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王银吉说,更让他备受鼓舞的是,近年来,市委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干部义务压沙造林制度,动员全社会形成治沙合力,扎实推进防沙治沙、新兴沙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工作。此前认为他们“傻”的一些村民也体会到了风沙减弱的效益,甚至有人近年也开始在周边造林,一起守护这片家园。

  如今,登上王家治沙区13米高的瞭望塔举目远眺,沙海中无数花棒、榆树、沙枣树顽强挺立,绿色正向沙漠深处延伸。

  王银吉说,他还要学习借鉴梭梭嫁接肉苁蓉和林下种植、养殖技术,走好治沙又致富的新路子。

“治沙愚公”王银吉

本文来自:武威日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蒲潇]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