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机器人是否会在未来成为人类的伙伴或者伴侣?如果是那样的话将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又将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
10月22日,在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张宏,美国克莱姆斯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Ian D.Walker,芬兰阿尔托大学教授Heikki Koivo,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所长黄强,德国汉堡科学院张建伟院士等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宏表示,“严格来讲,机器人作为能够代替我们劳动的机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机器人已经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员了。”
Ian D.Walker认为,机器人在未来肯定会成为人类的伙伴,“要成为一个伴侣和朋友的话,不仅是要和我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而且它要和我有同样的想法。”
Heikki Koivo介绍称,芬兰老年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很多独居老人。目前,已经有机器人和他们聊天并提供护理服务。
黄强则认为,如果是为了某一类人的某个特定需求的机器人,我觉得在十年内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比如老年人需要智力方面的提醒,或者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做家务。但是,像妻子这样的功能需要比较长期的过程。
“大家可以放心地张开怀抱迎接机器人伙伴的到来,”张建伟表示,从真正的刚需做起,机器人伙伴可以提供助老助残、幼儿教育等服务,对于机器人抢走女朋友或者阻碍人和人之间的交流等担心,一定可以通过机器人的三定律、三十定律、三百定律来很好处理这些问题。
据了解,2016世界机器人论坛将持续至10月23日,全球机器人领域知名学者、专家还将围绕产业与应用、合作与共识等话题发表主旨演讲,与参会嘉宾展开交流研讨。
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以“共创共享共赢,开启智能时代”为主题,由“2016世界机器人论坛”、“2016世界机器人博览会”、“2016世界机器人大赛”组成。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记者 赵清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