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怎样才能更好地记笔记

来源:

如果你仅仅是简单复制记录下老师所说的内容而不进行复习和修订的话,那么记笔记就没什么意义。图片来源:www.shutterstock.com.au


你是否觉得就算你记了笔记,你也会立马忘记你刚刚听到的新信息?这是因为人类会在刚看到或者刚听到新信息的24小时内忘记大约40%的内容。不过如果我们能够有效记笔记的话,我们就可以几乎100%的记住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


学习如何记住信息

最有效的记笔记技巧需要的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自身对学习的责任。研究发现,想要学习更为有效,学生需要做些与他们正在学习的材料有关的事情(比如阅读,写作,讨论,解决问题)。

他们也必须要思考在学习材料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过程(元认知)。也就是说,当学生在学习材料内容时,他们也应当思考自己是如何学习的。是什么造成了困惑?在你学习这一话题时你的想法是如何变化的?在学习这一话题时什么是对你有用的,你下次还应该这样做?而什么又是没用的,你下次学习应该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研究发现,当笔记通过某种方式组织且改造或者当老师给出一些优秀笔记的范例时,这样记笔记是最为有效的。一个有效记笔记策略需要努力。而在这之中一半的精力要花在帮助学生理解为何需要记笔记并定期回顾笔记。

学生常常告诉老师说他们拥有极好的记忆力从而可以轻松地回忆起上课内容,也就不需要记笔记了。然而研究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有效记笔记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回忆所学内容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仍然熟记此内容。在1895年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进行了一些对记忆和回忆、间隔学习的最早实验。他发明了记忆曲线,向人们说明如果没有策略或者努力去保留信息,信息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迅速被人类忘记。


 

图1:学习/复习的遗忘率.图片来源:Chi-Ming Ho,2009


图上显示,如果学生能在24小时内回顾自己的笔记(重新阅读/讨论/写/参与),那么遗忘率就会最小。而在一天之内进行仅仅短时间的二次复习就能够将回忆起近100%的内容。而在一周之内进行一次更短时间的三次复习就可以回忆起100%的内容。


如何有效率的记笔记?

我负责教授康纳尔笔记系统,该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成为大学预备课程(AVID)的一部分。有效率的记笔记是互动式的,并且需要不断运用原始笔记来构造学生对内容的记忆,而不是将记笔记看做一个一次性的复制行为。下面的图片展示了该系统的一些重要特点。


图2:一些语言艺术课上康纳尔笔记系统的笔记示例。图片来源:Advancement via Individual Determination (AVID), Author provided


图3:化学课上的康纳尔笔记样本示例。图片来源:Advancement via Individual Determination (AVID), Author provided


要做好笔记,有四个步骤:

1、笔记记录

2、笔记制作

3、笔记互动

4、笔记反思

在笔记记录阶段,学生需要:

·准备一张纸,保证每次以同样的方式记录笔记。在页面顶部写一个关键问题能够让人关注关键学习目标,也使得他们能够在离开课堂之后继续讨论这一问题。

·将页面分成两栏,其中第一栏大约占据页面的三分之一。左边的空间是为了学生之后在反思笔记时有可能要加入的问题或者笔记留的空。而右边的空间则是让学生记录课堂,课本,实验,视频,音频等各种来源的笔记。

·听课,随后用自己的语言记笔记——将所听到的话解释成更便于自己理解的语言而不是逐字写下所听到或者所看到的。

·在主要思路之间留下空地,方便以后复习以及添加新信息。

·在记笔记时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缩写和符号系统来节约时间。

·记录短语,而不是整句。

·有可能的话,使用列表列出要点。

·学会听取重要信息而不是细枝末节。

·从演讲者或者信息来源处获取提示,比如“这是很重要的…….”

·使用荧光笔和颜色笔来标注关键信息、概念之间的变化以及信息之间的联系。

在笔记制作阶段,学生需要:

·审查并修订其笔记的内容

·将问题写在左侧栏靠近它在右侧栏的答案的地方。

·用颜色或者符号连接笔记页面上的关键材料。

·与其他学生交换意见,合作检查各自的理解以及笔记的全面性。

在笔记互动阶段,学生需要:

·通过书写摘要将所有学习内容串联起来,该摘要涉及页面顶端那个关键问题以及回答来自左边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摘要不同于学生对学习任务或内容反应的反思。

·通过将复习每科目的笔记安排到学习时间表里从而从笔记中学习。

·复习右边栏的内容,在每次测试前使用问题作为学习提示。

在笔记反思阶段,学生需要:

·在最初学习阶段,最好有一个来自同学、指导者或者老师的笔头反馈来检查学生的理解。

·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依靠该反馈来集中学习自己面临的困难。

·学生也应当在一个完整的学习阶段(两次考试或测验之间的学习过程)之后反思。


(翻译:杨玉洁;审校:侯政坤)


原文链接[the conversation]:

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ats-the-best-most-effective-way-to-take-notes-41961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