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这个圣诞节你会长胖吗?

来源: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圣诞节及其庆祝活动围绕着与同事、朋友和家人共进美食和饮料。在工作圣诞派对、圣诞节午餐或晚餐,可食用礼物和新年前夜之后,真的很难不长胖。


l  体重的季节性波动

人体长时间保持体重的能力相当出色。一项美国的小研究显示一年中体重仅平均波动0.5Kg。在冬天时由于恶劣的活动和较少的体育活动,体重达到峰值,但是会回到正常值。


然而,其他人一年一年的渐渐地长胖了。一项对12万美国人的研究显示在四年内他们体重增加了3.35磅(1.52 Kg)。


好消息是,每天减少100卡路里(418千焦)的能量摄入可以防止体重增加。这就相当于不要吃额外的小点心或每天多走路。


l  我们是否容易在圣诞节长胖?

节假日时我们通常不会遵循日常生活规律。因此,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体重会发生变化。


对于圣诞节期间体重和脂肪的变化的高质量的研究没有很多,但是这些研究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2009年一项美国针对195名成人的研究表示在6-8周寒假期间体重平均增加0.37 Kg。


另一项关于26名英国人的研究表明在两周圣诞节假期期间体重平均增加1 Kg,尽管有五位生病了(并且三位体重下降)。体重增加最大值为4.4 Kg。

image-20151207-22680-49ga4f.jpg

如果你想吃的更少,使用较小的盘子吧。Pixabay, CCBY


另一项关于非肥胖的瑞典成人研究表明在2-3周的圣诞节假期中体重的改变在0.4 Kg左右。然而,肥胖者参与的研究表明,体重变化范围很广,从增加6.1 Kg到减少8.8 Kg都有。


另一项针对不同体重94名大学生的美国研究结果与此相符,在两周的感恩节期间,超重/肥胖的学生平均长胖1.0 Kg,然而,那些身体质量指数(BMI)正常的学生仅长胖0.2 Kg。


一些研究发现假期期间虽然体重没有增加但是身体脂肪增加了。


然而,另一些研究发现,在节日期间即使饮食和体育活动都有变化但是体重和身体脂肪都没有变化。


l  罪魁祸首是什么?

在关于12万美国成人的研究中,与四年期间体重增加的相关的食物是薯片、土豆、各种甜味饮料和红肉(无论是否加工过)。


不会造成严重体重增加的食物包括蔬菜、全谷物、水果,坚果和酸奶。


一些生活方式也与体重增加有关:缺乏体育活动(包括看电视),摄入酒精,每日睡眠少于6小时或多于8小时。


不难想象这些因素出现在某些人的圣诞节假期中。薯片、软饮料和酒精可能会摆满在工作圣诞派对的桌子上。

宿醉和过多或过少的睡眠可能意味着你过度沉溺在汉堡快餐和狂看Netflix。

image-20151207-22706-122wncj.jpg

如果你喝烈酒,请用苏打混合。Pixabay, CCBY


l  五招避免拥有圣诞老人的大肚子

1)选择能保持体重并在短期内增加饱腹感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还有还有高纤维和蛋白质的精简的食物。

所以选择:

l  沙拉(包括水果,绿色蔬菜,土豆和藜麦的)而不是白面包

l  燕麦片或小饼干而不是奶油酥饼

l  火鸡胸而不是意大利蒜味腊肠

l  基围虾或其它海鲜而不是香肠

2) 根据直觉吃:试着听从你的饥饿感和饱腹感。这会对由于过度消费引起的圣诞节末期的不舒服的感觉会有所帮助。

选择较小的盘子,与较大的盘子相比这会减少食物的摄取——即使你在根据直觉吃东西。

在你的(小)盘子里放入种类较少的食物——并且不要返回取第二遍。如果你的食物种类很多,你更有可能吃的更多——即所谓的感觉特异性饱腹感。

3)  自我监控!一项研究表明系统地记录假期你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并且做了多少运动,这能影响体重增加情况。采用目标设定和自我监控表格或app来帮助控制每日消耗的酒精或薯片。

4)  如果天气允许,去游泳或散步,并且避免在整个休息期间一直看电视。

5)  拒绝软饮料和额外的酒精。当你喝酒时,选择苏打和鲜酸橙与你的烈酒混合并且在每个酒精饮料之间和喝水。


l  正确地看待它

在这个季节结束后,你的体重可能仍然增加了。但是请正确地看待它:这可能是由一些令人愉快的活动带来的并且如果你回到正常的运动和饮食规律的平衡,从长期来看这并不是问题。

不时地沉溺是可以的,在圣诞节当天回去吃点圣诞布丁没问题,但是不要天天都过圣诞节。


作者:RebeccaCharlotte Reynolds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营养学讲师

翻译:薛夏琳   审稿:冯薇

http://theconversation.com/will-you-gain-weight-this-christmas-50192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