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后天训练可提升智力,但并非一劳永逸

来源:

     
                     
160314151645_1_900x600.jpg


        通过改变生活环境进行主动的干预和训练,确实能够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但效果并不能永久持续。

                                                     图片来源:? alexmia / Fotolia

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我们人类是由遗传性状(inherited traits)与生长环境所共同影响的复杂生物体。然而二者谁更重要的争论从未平息。
为了解答先天和后天影响孰轻孰重的问题,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心理学家John Protzko分析了一项现存的研究,以此来判定环境的介入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影响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的智商。


关键的发现:环境的介入确实能够提高智商,但不是永久性的。随着环境介入的结束,它们的影响也随着时间而逐渐消失,这被心理学家们描述为“消退效应(fade-out effect)”。这项研究在《智商》(Intelligence)杂志中被重点介绍。

“特定的环境介入会提高一般智商,”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心理与脑科学部META(即记忆,情感,思想,意识)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Protzko说。“这并不仅仅是在一项测试中提高了分数,这是潜在一般智力的深层次改变。消退效应对一般智力同样适用。”科学家们分别研究了智商测试分数---一种对智力的定性测试,以及反映了潜在认知能力的一般智力。

Protzko评估了婴幼儿健康与发展项目(Infa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的结果。这个项目中的985个孩子全部都在1~3岁时处于对认知需求非常高的环境。三项主要的介入被实施,以此来改善出生体重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孩子们在三岁的时候受到了史丹福智力测试(the 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s),以此作为他们智力的基准线,并在5-8岁的时候(距介入结束至少过了两年)再次接受了智力测试。


测试结果证明,环境的介入在孩子们三岁以前确实提高了他们的智商。但是,在5岁的时候这种增长就不是很明显了。据Protzko所说,这证明了消退效应是适用于一般智力的。


他同样指出3岁与5岁间智商的差别否定了另一件事:因果关系。这种关于智商变化的理论认为两个年龄间的特性是相关的 ,因为存在因果关系:在一个年龄时的智商会影响另一个年龄时的智商。

“但是, 我的分析开始证明智商或许不是我们从相关工作中所猜测的那样受因果关系影响了,至少对于孩子们不是这样。”Protzko 解释道。“智力增长了,我的生活就会和现在不一样的这种事是不太可能的。但若要真正推翻之前的猜想,这项研究必须对成人也进行。但是我认为本次研究已经开始为因果论带来不利的证据了。”

这是Protzko发表的第二篇与淡出效应相关的论文了。两篇文章都强调了单向性反应模型(unidirectional reaction model),它说明智力会为了适应增长的环境需求而随之提高,但是当那些需求不再存在了,它就会回到之前的水平。

“智力测试成绩的上升往往也意味着潜在智力水平的提高。”Protzko说。“尽管智商测验分数与一般智商都会随着特定目标环境干扰而提升,但两者的提升都不是永久性的,会随着时间消退。”

尽管如此,他指出,他的分析并未预示着为了提升智力的环境介入都是没有用或是注定失败的。“我相信介入并试图改变这些孩子们的人生轨迹始终是一件好事。”他说。

翻译:柯奎宇
审稿:林然

内容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3/160314151645.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