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70801_54015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环球科学  >  环球科学<前沿资讯>

小鸭子找妈妈

来源:环球科学

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小鸭的印刻现象只在每次用单边眼睛观察时才会发生。

2015年夏天,牛津大学动物学家安东尼·马蒂纽三世(Antone Martinho III和亚历克斯·卡塞尼克Alex Kacelnik)做一个巧妙的实验——研究小鸭和眼罩之间的关系。他们想看看幼禽对妈妈的铭记程度是否取决于它们用眼睛观察为什么呢?因为鸟类大脑和人类大脑并不相同,一些我们想当然具有的功能,鸟类并不具有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之间区域是通过胼胝体连接的。胼胝体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横行神经纤维束就像一座桥梁,左右两边半球可以快速传递信息使大脑在机能上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虽然鸟大脑的两个半球并未完全分开,但它们却没有享受到这条通道带来的好处。为了解开这个鸟类神经解剖学上的谜团,科学家开展了自然实验。“我在伦敦的圣詹姆斯公园,看到湖里些小鸭子和们的父母一起戏水”马蒂纽说于是我就想也许我们可以看看印刻现象imprinting刚出生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中,信息时是如何即时传递

研究人员64只小鸭的一眼睛蒙上,然后在它们面前放一只假的、红色或蓝色的成年鸭。于是,这只彩色鸭子变成它们的妈妈,小鸭子都紧其后。但是,把一些小鸭子的眼罩换到另外一只眼睛时也就是说它们只能用没遮住的那只眼睛观察外部世界时它们似乎没有认出自己父母。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小鸭对红色的成年鸭表现出的亲昵行为。在一起相处三个小时后,小鸭才会表现出相关的认亲行为。同时,每只眼睛记住不同鸭子的小鸭在摘掉眼罩后,并显示出任何认亲偏好该项研究发表在了近期的《动物行为》(Animal Behaviour杂志

研究结果表明,鸟类大脑的左右半球缺乏基本的快速信息交流很明显,眼睛接收到的信息传到该侧的脑半球。或许在大脑的不同半球储存记忆并非良策,但意大利特伦托大学University of Trento)的神经系统科学家乔治·瓦洛提格拉(Giorgio Vallortigara,未参与此项研究)认为,没有胼胝体可能也是一种生存优势大脑左右半球可能会各司其职,分别擅长种类型的记忆。

鸟类通常使用双眼观察外部世界这样可以让大脑的两个半球和谐工作“这意味着们正在努力进行行为适应整合两个间断的信息流做出决定马丁霍夫说“我们原来对鸟儿的认识可能和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撰文 ·G·戈德曼(Jason G.Goldman)翻译 林清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环球科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19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0801_540153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