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相关机构宣称,通过提取儿童口腔黏膜的物质进行基因测序,就能找出孩子具备的一些优势天赋基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其成为天才。真是这样吗?
“天赋基因”检测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8年,当时由于商业机构的大肆宣传,“天赋基因”检测在美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后来却由于缺乏科学依据以及不符合伦理而被叫停。
从基础科学来说,通过基因检查的确可以发现运动能力、行为模式等一些方面的倾向特点,但与“天赋”还很难挂钩。比如运动能力,还受到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发育的影响;至于思维能力、艺术领悟能力,更是会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一纸检测报告不可能预测孩子的未来。
本文来自:北京科技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