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睡觉专家陈先生 (秦仇不能报,泪落酒杯红。)
看海的人的评论
这是一座美丽而忧郁的城市,楼栋高耸在起伏不定的地表,灯火辉煌让所有寂寞的人无从遁形,而企图相遇的灵魂却被经久不去的大雾分隔在每一家火锅店里。失恋的人在这里从不担心会缺失一个门当户对的雨天,轻轨掠过头顶,告别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就飘散在风里。
如果要写科幻小说,我会冒着被打死的危险这样开头。最近看了小林泰三的《看海的人》,这种被打死的冲动愈加强烈。不知道是因为翻译还是作者本身的风格,文笔真是不忍直视,但作为一个伪科幻爱好者,这本短篇集仍然是我这几年看过的最喜欢的科幻小说。
我一直是软科幻的坚定支持者,认为幻想为故事服务是最基本的要义。但小林泰三老师却是奇葩一枚。
《看海的人》宣传文案是这样写的:回溯时空,穿越黑洞,漂流宇宙,与她相望于永恒的两端。
有没有太软的感觉?非常有。
所以当我看了连续四页不间断的“量子传输”、“超光速通信”纯理论描述之后,觉得最近股价大跌,油价暴涨,经济低迷,拖欠工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抱着好赖读完一篇就扔了的想法继续读下去就发现了小林泰三的厉害之处,他在每一个短篇小说不长的篇幅里都企图架构出一个别致的世界,而又总在结尾的时候将故事拉回到今天现实中人们的情感经验中去。
“我是英雄,我一定会在部族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13岁时便带领一族人跨入椭圆体世界——这难道不是很伟大吗?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可是,我却再也握不到她的手了。”
这是《沙漏中的凸镜》一篇的结尾,小说虚构了一个形似沙漏的世界和一个以穿越沙漏为使命的民族,在少年族长的带领下,部族在低重力状态下踏上艰难旅途。这篇小说我比较喜欢作者对低重力环境的描写,而这个低重力环境不是放在太空,而是按照我们现在生活的场景来叙述的,感觉非常奇妙。
《独裁者的律令》一篇比较感人,两艘超级飞船在宇宙里为争夺能源互相战争,独裁者通过暴力和残酷完成绝对统治;与此同时,两个来自不同飞船的孩子产生了友谊,在紧张的局势里,他们的命运将改写历史。相信很多人在独裁者身份揭晓的一刻都会很感动,这个故事其实挺俗套的,但真正能够把握住这种俗套并用技巧讲出感动效果的作者不多,我以前看江南的小说时通常会有这种感觉。
《天狱与地国》,未来不一定是比现在舒适的高科技时代,小说里的世界是一个与地球重力条件相反的“天狱”,人们不得不抓住土地生活,否则将会掉到太空里。这篇小说,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作者对气氛的营造可以让读者非常真切的感受到这种反重力条件下的艰难生活。
《缓存》,很多人觉得这篇的设定很牛逼,我不是太喜欢,可能是因为之前见过这种关于程序的科幻比较多了。
《母与子与漩涡历险》,这篇风格与其他的差异较大,是作者写作风格另一面的展现,非常猎奇和恶趣味。儿子在脉冲星上吃其他动物和母亲吃儿子的描写真是毛骨悚然。小林泰三也是一个写恐怖小说的大师,《人兽工艺品》让他在国内恶趣味青年里亦是名声大噪。
《看海的人》,很多人说《星际穿越》里的设定借鉴了这个故事,不知道真假。故事倒是真的很美。男孩住在山之村,女孩住在海之村,山之村的一年相当于海之村的一天。他们相爱了,在强悍的时间面前,他们要获得怎样的温柔相待才能永不分离?
《门》,绝对能够欺骗到读者的小说,环状结构的故事是除了《独裁者的律令》之外我最喜欢的一篇。
大致来说,这是一本刻骨浪漫而温柔的小说集。
宇宙浩渺,时间无垠,人类何其幽微?
但某些时刻我们展现出的力量又足以让宇宙浪漫而时间温柔,这力量并非来自铁锤敲打和大炮轰击,恋人的亲吻最是致命无敌。
转自: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494489/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