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玩卖腐、不开脑洞,科学理论和人性情怀的美国科幻片《火星救援》成功“俘虏”了一批中国影迷。而早有《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珠玉在前,不少影迷再次质疑起国产科幻片:咋就没有一部能让影迷满意的作品呢?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时业内人士认为,剧本、资金、情怀、市场等各个方面,国内科幻片与好莱坞的市场都有极大的差距。
剧本:老美讲科学,我们玩想法
《火星救援》中主人公在绝境中凭严谨的科学理论努力自救,才能撑到被营救的一刻。有网友统计,片中主人公掌握的的科学门类包括宇航学、宇宙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行星学、化学、生物学、植物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等。正是由于超强的科学基础,才形成了影片无法抗拒的张力。据悉,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编剧或IP来源都相当专业,如《火星救援》原著作者安迪·威尔 ,从15岁起就受聘美国国家实验室;《星际穿越》的编剧是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很多编剧本身就是科学家,或者和科技一线领域有密切的联系。但在中国,即使是有“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身份也只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更多的国产科幻片编剧则毫无科学背景,如恶评如潮的《机器侠》编剧和导演都是刘镇伟一人,而后者更为人知的是《大话西游》无厘头的搞笑风格。
市场:投资风险大,影迷非首选
张艺谋曾说,中国没有科幻片,因为没有资金和电影特技支撑。电影投资界人士柯先生告诉本报记者,35年前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还可以玩概念、讲悬疑,如今做科幻片则必须要大手笔投入,营造逼真的科幻场景,否则影迷肯定不买账,“美国市场可以消化上亿的投资,国产科幻片却没有这样的市场环境。”
提到市场,本报记者查阅了一组数据:截至昨日,《火星救援》首周票房3.6亿,而《星际穿越》和《地心引力》的首周票房都不到3亿。相比之下,投资明显更低的国产喜剧如《港囧》,首周票房达到6.83亿。沈阳影城界人士高先生直言,靠复杂科学体系支撑、故事略烧脑的电影,在沈城的上座率往往难敌合家欢喜剧,“可能还是大家担心看不懂吧,喜剧片、爱情片相比来说就更好接受一些。”
最热文章
对于100年前甚至只是50年前的人来说,今天的城市看起来已经完完全全是一副未来都市的样子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