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开篇“编辑者说”栏目为您带来的是《群氓的黄昏——怎样用锤子从事创作》:
本栏目持续po出编辑们推选作品的亮点及上刊理由,更有关于幻想文学家的八卦段子、逸闻趣事私密分享!
主打长篇:《甲胄之殇》(下)【英】K.J.帕克
本次刊载的是《钢之色》系列的最后一篇啦!完结撒花!
“我喜欢跟我笔下的角色玩,看他们在困境下怎么翻身。”这句话是本文作者K.J.帕克创作时的“武功秘籍”。
在新的一期里,主角洛雷登一家的地图副本开到了庞大的帝国,历史的车轮在元(魔)理(法)的带动下,开始了又一次的轮回。
年少时读《三国》、《水浒》,总是被战争场景吸引的读者们,绝对不要错过最终章精彩绝伦的攻城战!
大到整体的排兵布阵,小到细节的抛石器螺丝,我们的作者在处理起战争场面来驾熟就轻,总是给人出人意料的惊喜!(以及惊吓!)
话不多说,欲知详情,赶紧看起来吧!
短篇:《不停生长》【加拿大】里奇·拉尔森
加拿大作家里奇·拉尔森近年来在各奖项崭露头角,不仅连续好几年在阿西莫夫读者选择奖上榜上有名,还入围过轨迹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一下往期《科幻世界》以及《科幻世界·译文版》刊载的《你们这些机器人》、《章鱼大劫案》、《月球大灾难》等)。本篇是他在墨西哥旅游时写的一篇恐怖故事。
在上个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拉尔森老师接受了我们的邀请,不远千里来到成都。
里奇·拉尔森
在聊到《不停生长》时,他告诉小编,是和当地人一起聊“篝火故事”激发出的灵感。那里一直有路上捡到弃婴的传说,当时墨西哥大叔还信誓旦旦说是自己遇到的真人真事。他根据这个传说,加以改编,就有了这篇氛围和情节俱佳的小短篇。
拉尔森老师特别喜欢成都,临上飞机时还说要写个本文的续集感谢中国的读者。就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短篇:《十三步入冥》【美】林舒仪
十三步入冥,你在这无希望的冥土追寻希望,每一步都是前行和回望……
“冥河边你睁开双眼,拿婚戒当船费抵给了摆渡人。这段旅程值这个价吗?”
“少了枚婚戒的你,在另一侧岸边下了船。”
“你踏上了冥界的土地。”
短篇:《龙之泪》【法】艾利亚特·德·波达
法国奇幻女作家艾利亚特·德·波达曾两次获得星云奖,三次提名雨果奖,作品经常涉及东方奇幻,本文就是其中之一。
不管是文中出现的龙和道观,都会让中国读者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少年桓浩为救病母,闯入山中秘境,偷取龙之泪,究竟能不能成功呢?
没有幸福,悲伤就无法存在;不付出代价,奇迹就不会发生。桓浩许下了愿望,付出了代价,现在,他要去完成在凡间的最后一件事。
最热文章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坏机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电影名为《霸主》(overlord),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电影系列。
我们都知道,到处都在重启;我们也知道,如果有钱,啥都能重启。所以,会不会被重启算不上是个问题,只能问什么时候会被重启。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种重启现象衍生出了一个有趣的猜猜游戏:哪一部老作品会是下一个接受这种待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