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论坛
《健康》

《健康》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9:00

《健康》始终以普及健康科学知识,为广大读者的身心健康服务为宗旨,倡导健康新理念,引领健康新潮流。...

文章数244
当前位置:
主题站>名刊精选>《健康》>详情页

喝酒“上脸”是好是坏

2009-03-16 16:02:13

  每逢节假日,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推杯换盏,不醉不散。几杯下肚,有人的脸已经红得像“关公”了,但也有人越喝脸越白。同样是喝酒,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一喝酒就脸红”的真相

  这和体内参与酒精代谢的酶有关。人体内与酒精代谢有关的酶有两种,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前者可以使酒精转化为乙醛,后者能使乙醛转化为对身体无害的其他成分,如乙酸、水、二氧化碳等。

  很多人都认为喝酒后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乙醛才是脸红的始作俑者。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

  喝酒脸红意味着这种人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他们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然而这种人缺乏另一种酶——乙醛脱氢酶,所以在体内迅速累积的乙醛迟迟不能代谢成乙酸,因此,造成了喝酒脸红而又不易消退的现象。

  喝完酒脸发白的人体内上述两种酶都缺乏。而脸白的真正原因,是饮酒过量的反应。短时间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量增加、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减少,皮肤血管收缩,造成脸色发白。

  千杯不醉的酒篓子

  如果体内既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情况又会是如何呢?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酒篓子”。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酒篓子”呢?主要是看他(她)在喝酒后是否大量出汗。这是因为如果这两种高活性的酶都存在,那么在喝酒后,酒精就会迅速变成乙酸,进入人体能量代谢循环,最后转化为热量、二氧化碳和水,其具体表现就是频频出汗和小便。

  因此,如果在喝酒时遇到这种一边喝酒一边出汗的人,那就要当心了,就算是十几个人也斗不过他。好在这种人不多,大概只有十万分之一吧。

  “红脸”“白脸”孰更伤身

  喝酒脸红的人和喝酒脸白的人,哪种人更容易“伤身”呢?结论是后者。

  一般说来,喝酒“上脸”的人,别人很少劝酒,因而饮酒量也并不多。若酒后犯困,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就精神抖擞了;而不“上脸”的人恰恰相反,实际上已经喝了不少,但是别人往往看不出来,因此这种人容易过量饮酒,甚至烂醉如泥。

  酒精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毒物。乙醇由人体消化道吸收后,必须在肝脏里分解,而肝脏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大约是7克~8克/小时。如果一次饮入酒精量过多,肝脏来不及分解,就会使大量的酒精积聚在血液和肝脏里,危害健康。若长期让肝脏超负荷分解酒精,就会使其工作能力逐渐下降,最后的结果就是肝脏不堪重负而累垮。

  喝酒不“上脸”的人由于体内没有高活性的酶来分解酒精,肝脏很容易受酒精伤害,最终造成“酒精性肝硬化”。

  劝君少饮一杯酒

  无论是脸红还是脸白,喝起酒来都要有所节制。

  美国国家酗酒和酒中毒研究中心(NIAAA)向人们发出以下忠告:无论是每天喝酒或一周喝几次酒,还是偶尔喝一次酒,男性喝纯酒的量不应超过30毫升~40毫升(即3~4个酒精单位*),女性不要超过20毫升~30毫升。超过这个量就会出现酒醉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油组织(FAO)在2004年出版的《膳食、营养和慢性病预防》中指出,过量饮酒可明显增加一些疾病的发病几率,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中风和消化系统癌症。

  科学饮酒的基本概念是:无论哪种酒都别多喝,饮酒对健康是一种长期的影响。

  注* 1个酒精单位指10毫升的纯酒精,相当于2瓶啤酒或1两(50克)56°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