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论坛
《健康》

《健康》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9:00

《健康》始终以普及健康科学知识,为广大读者的身心健康服务为宗旨,倡导健康新理念,引领健康新潮流。...

文章数244
当前位置:
主题站>名刊精选>《健康》>详情页

21世纪您在哪里养老

2012-09-26 09:53:39

当今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绝对量的增加,“21世纪怎样养老”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未来中国,养老模式会有什么变化呢?

您在哪里养老?

撰文:刘绍宗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养老机构功能的不断完善,现在已经有一些老年人主动走进社会福利机构。但专家指出,未来中国的养老模式仍将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导。

调查资料表明:目前的城市居民中,绝大部分老人在家养老。父母与子女同住一处的约占四成,其余六成都是与子女分开居住。显然,只要不是有特殊情况,子女们往往不愿意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因为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子女满堂,儿孙绕膝,是相当一部分中国老人乐见的事。而且在许多人眼里,把老人送讲养老院,是子女对他们不孝顺,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因此很多养老院建好了,居民却很少。

社会养老方式能否被社会接受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目前尚属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渡性阶段,这个过渡表现为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整体性发展。一般说来,由结构转型带来的观念转型——社会福利社会办,和机制转型——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福利生产均有益于养老机构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与结构转型相关的问题,即越年轻收入越高,年龄越大收入越低,整体偏低的平均工资造成退休金平均水平偏低,致使老人院的需求能力与支付能力产生很大差距,即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而这种状况不仅现在存在,预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都会继续存在。

私人企业纷纷涌向养老机构的结果,导致养老结构的供给超出了需求,社会资源由此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硬件过多的情况下,却忽视了软件的建设。有的街道敬老院精神生活很单调,也有一些敬老院的服务好,但收费高,大多家庭负担不起。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张运藩教授指出:社会养老方式能否被社会接受,最关键看养老机构能否提供物质,特别是精神和服务方面的帮助。

敬老业发展不能盲目一哄而起

传统的养老观念是一个因素,而不稳定的经济状况,拮据的家庭收入也是阻碍老人进入社会养老机构的重要原因。对于目前大多数靠退休金养老的人来说,去社会养老机构养老,所需的费用都得依靠子女的支持,而对于那些家庭经济状况差的老人来说,进养老院无异是不切实际的高消费。经济基础在养老事业的发展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在敬老院养老的老人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有的丧偶,子女孝顺却无暇照料;有的体弱多病,雇保姆又不放心;有的不愿跟子女同住不算宽裕的住房;当然也有跟子女不和,把敬老院当成避风港的;还有一些思想前卫的老人,为了让子女心无旁骛地工作,主动要求住到敬老院。

不管老人们走入敬老院的初衷如何,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都是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的最重要原因,离开生活多年的家,多多少少有一丝无奈。目前我们的社会服务尚不完善,因此,敬老院成了很多老人需要享受服务时别无选择的选择。

专家指出,对于生活可以基本自理的老人来说,熟悉的生活环境、亲情的慰藉和相对隐秘的个人空间都是很重要的,社会对这些老人的关注不应该只注重物质层面,放弃其精神层面,如果社会化服务趋丁完善,老人大可不必选择敬老院。敬老院的收养重点应该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这部分老人现在恰恰被排斥在敬老院的门外。即使是在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美国,到社会机构养老的老人也只有5%。中国敬老业的发展不能盲目一哄而起,要选择一条投资最少、效益最好的道路,走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路。

居家养老符合中国国情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养老和照料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人的家庭观比较牢固,特别是人到老年后,地缘文化观念更加浓厚,左邻右舍的情感维系也更为重要,老年人一般都乐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据统计,目前有90%的老人乐于接受居家养老的模式。

中外社会养老的历史经验表明,居家养老和居家护理是解决多数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主要方式。

居家养老和居家护理的模式,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通过社会服务的方式把居家住房变成一个老年公寓。居家养老和居家护理对于人口众多、居住密集以及土地和水资源紧缺的中国来说,是很适宜的。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能够满足多数老年人在家里安度晚年的心愿和需求;不占用土地资源,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经济上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为社会提供了新的稳定的就业渠道,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成为一个重要的就业领域。

专家认为,尽管居家养老是最理想的养老模式,但根据中国国情,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养老院、老年公寓仍然可能成为中国社会化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

有关人士认为,无论是西方还是我们身边的实践都告诉我们,养老院只是一种必要的补充,绝不是解决老龄问题的灵丹妙药,而真正能够满足老年人的诉求,是一种类似家庭的社区关怀机制,是把细致的体贴送到他们的家中。子女赡养与社会相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当前理想的养老模式。

目前社区服务蓬勃发展,比如时间储蓄,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急救呼叫走入寻常百姓家等等,社区服务已深入到千家万户,如果能利用社区服务网络以及相关资料解决养老问题,那将是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