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餐很简单——《家庭医生》
2011-12-16 16:31:19
前不久,在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约8%的苹果公司的前总裁乔布斯因病去世。乔布斯享年56岁,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同时,这也再次给大众提了个醒——身体是“1”,金钱、名誉、地位等等只是“1”后面的若干个“0”;只有“1”存在时,后面的这些“0”才有意义,否则最终还是“0”。
很多人埋怨,现在的环境、食物污染严重,让身体难保健康。毫无疑问,遗传基因和环境、食物的污染的确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但这往往不是最主要的,决定我们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还在于个人的生活方式。或许你不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可达到60%~70%。因此,在你埋怨外在不可控的有害因素“缠身”之前,请先看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合理饮食,排在第一
不少人都听过“健康四大基石”这一说法,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而细心的人还会留意到,“合理饮食”被排在了“健康四大基石”的首位,足见其在健康生活方式当中的地位何等重要。
各种原因并不复杂,只因饮食不合理给健康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据统计,至少有1/3的肿瘤和1/2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饮食不合理有关。
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在中国持续上升,已成为大众健康的头号杀手,原因之一便是国人在饮食结构上发生了巨大改变,居民的胆固醇摄入量一直在增加(另一原因是吸烟)。
本来,胆固醇也是我们身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物质,可一旦过量,身体“吃不消”时,它就会惹出祸来——血液中过量的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会沉积到动脉壁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粥样斑块,使血管腔变窄,引起冠脉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就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爱“心”餐,低胆固醇
食物是人体胆固醇的一个重要来源,故要控制血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脑血管,还得先从饮食入手,多吃爱“心”餐,即低胆固醇饮食。
比方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少吃肥肉和猪油、黄油,每天肉类的进食量不宜超过150克,且最好多选择食用瘦肉、鱼肉、鸡肉等,尽量别吃内脏、肥肉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在烹调时,宜多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玉米油、葵花籽油、稻米油等,尤其是一些富含植物甾醇的玉米油,如金龙鱼10000ppm植物甾醇玉米油。因为植物甾醇是一种来源于植物,但结构与动物性食品中的胆固醇类似的物质,它能在肠道吸收中与胆固醇产生竞争,减少胆固醇吸收。
当然,烹调油的使用量要有所限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推荐居民每人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为25克。
此外,爱“心”餐少不了蔬菜和五谷杂粮,因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也有助于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建议平均每天进食400~500克蔬菜(其中一半应是绿叶蔬菜)及200~300克粗粮(包括糙米、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爱“心”餐,做起来并不难,关键在于你能否坚持。虽说人们老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来推搪,但实际上,生活方式只是后天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只要下定决心改变,坏习惯也能改正过来;而且,当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新的习惯,则不需再强调所谓的“坚持”了,因其已成为一种平常而自在的生活方式,让人轻松地实践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