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论坛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

文章数765
当前位置:
主题站>名刊精选>《家庭医药》>详情页

糖尿病自我管理之病情监测

2012-07-20 12:23:01


□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向红丁

 

有人说“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个医生就是他自己”,这话一点没错。糖尿病医师再高明,检测手段再先进,治疗方法再好,没有患者自己对病情的了解,没有他们的充分合作,想控制好糖尿病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参加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刊发内分泌专业专家的系列文章,助您“管好”糖尿病!

 

做好糖尿病病情观测,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够详细、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病情变化。

 

早期诊断,注意糖尿病的线索

糖尿病的诊断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想到患上了糖尿病的可能,去医院做必要的检查,以确诊或者排除糖尿病。有些症状可能成为检查出糖尿病的线索,应引起足够的注意,比如: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如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或其他亲属(配偶不在其内)中有糖尿病者;

◎ 肥胖者, 特别是原先肥胖,近来体重和体力下降者;

◎ 有“ 三多一少” 症状者( 多饮、多食、多尿, 体重减少);

◎视力减退,特别是双目视力减退者;

◎皮肤瘙痒,容易生疥长痈以及皮肤损伤后难以愈合者;

◎嗜好烟、酒者。有人认为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者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也会增加。

必须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明显的症状,也就是说没有糖尿病症状的人不见得就不是糖尿病患者。国外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从患病到确诊之间,有710年的时间间隔,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在得到明确诊断之前,可能已不知不觉地受了糖尿病多年之害,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尤其值得警惕。

 

初诊糖尿病,检查完备才靠谱

糖尿病的检查手段多种多样,但只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靠得住的诊断指标。不查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就诊断糖尿病并开始各种治疗,是十分错误的,也是相当危险的。值得提出的是,一般而言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更为敏感,因此不能仅根据空腹血糖不高就排除糖尿病的诊断。初诊患者至少应做以下几种化验和检查——

空腹及餐后血糖   以了解血糖水平决定用药;

尿常规   不只了解尿糖情况,更主要的是看看有没有尿酮体、尿蛋白,以利于临床分型和排除酮症存在的可能,同时了解有没有泌尿系感染等情况;

肝、肾功能   可掌握肝脏及肾脏的情况,还给选择用药提供依据,因为在肝、肾功能问题较大时,有些口服降糖药是不宜使用的;

血脂   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的患者需要适当使用调脂药物;

血压和血黏度   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度和高血黏度是糖尿病患者四大无形的“ 杀手”,初诊时就必须注意了解血压和血液流变学状况,并给予适当处理;

眼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症状,晚期则没有良好的控制方法,所以绝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楚之时再查眼底,必须主动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眼科情况。即使眼底还没有什么改变,也可留下一个初始资料,以供日后对比;

身高和体重   对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很有帮助,有利于药物种类的选择,同时也给以后的体重监测留下一个基础材料,以资比较。

 

控制好不好,两个血糖指标说了算

治疗糖尿病必须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控制好高血糖,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发生低血糖。一般来说,血糖控制得越低就越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越高就越不容易出低血糖。所以临床上并不要求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完全正常的水平,只需要正常偏高就可以了。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区血糖控制标准为:

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为“好”,3.97.8毫摩尔/升为“可”。

餐后2小时血糖:3.97.8毫摩尔/升为“好”,3.910.0毫摩尔/升为“可”。

对年纪较大的患者,比如60岁以上者, “ 可” 就算达标,“ 好” 当然更佳。对年长者来说, 低血糖的危险性比短暂的高血糖更严重。因为血糖控制在这种范围内,发生低血糖的机会较少,血糖如能持续保持在这个水平上的话,患者发生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性也就明显降低,比较轻微的慢性并发症还有逆转的可能。

 

慢性病,定期检查少不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必须定期就诊,满不在乎、不查不看的患者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糖尿病影响的器官和部位很多,要了解这方面的变化,应定期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这次抽血前两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是反映较长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好坏的良好指标。年长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4.0%~7.0%即可。糖化血红蛋白太高说明血糖控制不好,太低则应该小心低血糖症的发生。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8%,就说明前68周的血糖控制不太满意,需要改进糖尿病的治疗,如超过11%就需要赶快调整药物了。

◎肝、肾功能。以了解患者肝、肾功能有无损害。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了解视网膜的受损程度。

除了前面所谈到的检查外,患者还应定期测量体重和血压,了解全身一般情况;应做心电图或者超声心动图,以了解心脏情况;应测定血尿酸,以了解尿酸水平,排除痛风的可能;应测定血液黏稠度; 必要时还需要做颅脑CT或者磁共振(MRI)等检查,以了解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性。

为了避免糖尿病性皮肤病变和糖尿病脚发生的可能性,还要注意检查患者的皮肤,特别要注意患者的脚上有没有脚癣(俗称脚气)和灰指(趾)甲等皮肤霉菌感染,足背动脉搏动有没有减弱, 有没有脚部皮肤变紫或苍白,有没有皮肤感染或溃疡等,以及早发现和诊治糖尿病脚,避免下肢坏死或被迫截肢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自测血糖,好处多多

患者自测血糖的好处很多,首先是血糖查得及时,想什么时候查就什么时候查,可查空腹,也能查三餐后和睡前血糖;如果有类似低血糖的症状,也能及时地测测血糖, 以便立即加以处理;其次是方便,患者不用去医院,也不用排队等候,就能及时查血糖,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吃药和吃饭。

常用的血糖自测装置有血糖仪和血糖试纸,血糖仪使用起来十分简单,只用1滴耳血或指血,就可以测定血糖;血糖试纸价格便宜,但准确性欠佳。值得一提的是,血糖仪和血糖试纸测定出来的是毛细血管血糖,其测定值可能与静脉血糖稍有差别,所以血糖仪或血糖试纸测定出来的血糖仅用作家庭血糖监测的指标,而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患者卡,随身携带

糖尿病患者病情变化多端,即使控制得再好,也不能说绝无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慢性并发症急性发作的可能性,如糖尿病性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和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而对这些病变来说,抢救是否及时、正确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患者应随身携带一张糖尿病患者卡片,说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和电话、联系人姓名、所患疾病、所使用药物或胰岛素等情况,一旦病发,身边的人能将患者最快地送到医院,医师能最快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可能发生急症情况的原因,迅速做出诊断并采取最恰当的急救措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这张卡片往往能为患者争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使急症情况所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