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论坛
《家庭医药》

《家庭医药》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6:00

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

文章数765
当前位置:
主题站>名刊精选>《家庭医药》>详情页

“药驾”如“酒驾”,服药后能开车吗

2016-01-18 15:54:21

 

37270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有时候,吃了药后也不能开车,这就是所谓的“药驾”。所谓“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很多人对它的危害没有清晰的认识。一份致命**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服用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的事故率,达72%;而服用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群中,有两成是因为“药驾”造成的。因此,车辆驾驶员开车前吃药千万要谨慎。

 

“药驾”祸首之一:服含酒精药品,造成酒驾

喝酒了还敢开车,被交警揪住,告为酒驾,理所应当。可明明不曾沾酒,只是吃了点药,也被当成酒驾,这是怎么回事?

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云南白药酊、消咳喘糖浆,这些药物能使人“被酒驾”,是由于其中含有酒精成分。例如110毫升的藿香正气水里,含40%~50%“药驾”如“酒驾”,服药后能开车吗□武汉市普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徐慧珍的酒精。有人做过实验,喝完1支藿香正气水,1分钟后进行酒精测试,结果呼气酒精含量达到146毫克/100毫升,远超醉酒驾标准(20毫克/100毫升)。酒精在药物里,通常起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作用。以藿香正气水为例,其成分里的藿香油、紫苏叶油具有挥发性,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因此,在药物中加入酒精,可最大程度保留其有效成分。

要辨出含酒精的药物不难,只需看药品说明书的成分表里,是否标有“乙醇”(酒精的化学名)。对某些特殊药物,有更简便的识别法,就是看药品名里是否含“酊”字。通常属于酊剂的药品,它是把药物浸在酒精里或溶解在酒精后所制成的药剂。因此,属于酊剂药品,一定含有酒精。比如,用来治疗关节疼痛的云南白药酊,用来治疗胃肠疾病的洋金花酊等。此外,一些糖浆里也往往含有酒精。

吃了含酒精的药物,多久可以开车?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体内分解酒精的酶活性较高,可能几分钟就把酒精分解掉了;有的人酶活性弱一些,时间就长一些。一个数据可供参考:曾有测试发现,口服1支藿香正气水后20分钟,呼气酒精含量为零。吃药后漱漱口,喝点温水或醋,对降低呼气酒精含量也有一定的作用。

“被酒驾”怎么办?吃药后驾车上路,被警察查出“酒驾”,别心慌,可以向警察说明情况,等10~20分钟后进行第2次呼气酒精测试。大多数情况下,二次测试结果都低于酒驾限值。还可采用到附近医院进行抽血检查。血液酒精测试,能够最为精确反映人体的酒精摄入量,还你清白。

 

“药驾”祸首之二:服感冒药、抗过敏药、镇静安眠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造成疲劳驾驶

在绝大部分复方感冒药和一部分抗过敏药,如异丙嗪(非那根)、苯海拉明、扑尔敏等中,都含有扑尔敏。扑尔敏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以减轻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但也会带来疲倦、嗜睡的不良反应,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吃了感冒药后,都会觉得昏昏欲睡。

有了感冒,又需要长途驾驶,怎么办呢?可以选择俗称“白加黑”的感冒药。它的白片里没加扑尔敏,黑片加了。这样,人白天吃了药也很精神,晚上吃药后能睡得更好。过敏患者的选择范围更广。除了含扑尔敏的抗过敏药外,还有很多基于其他作用原理的替代药物。

至于镇静安眠药,如氯美扎酮(芬那露)、苯巴比妥(鲁米那)、安定、硝基安定、舒乐安定、利眠灵、速可眠、安眠酮等;抗抑郁药,如丙咪嗪、多虑平、苯乙肼(肼类)等,则会抑制中枢神经的功能,降低人体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安眠药,药效就是让人迅速产生睡意、尽早入睡,禁止在驾驶前服用。

 

“药驾”祸首之三:服降压药、降糖药、抗心绞痛药,引发的“晕驾

”网上流传7类药品会对驾驶有影响,其中降压药、降糖药、抗心绞痛药赫然在列,这令人疑惑。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都是常见病,如果驾驶前连这些药都不能吃,那岂不是没多少人能够开车了?

专业人士指出,降压药、抗心绞痛药,可能引起低血压反应,使患者头晕、出汗、心慌。降糖药可能导致低血糖,也会使患者头晕、手抖。驾驶前应该谨慎服用这些药物,但没有必要完全禁用。

不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概率是不一样的,降糖药中罗格列酮,其影响驾驶的相关不良反应较为常见,而胰岛素、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的相关不良反应比较少见。

总之,开车前用药,患者应严格按医嘱,千万别自己加大药量;开车时,多注意自己身体状况,如果感到不舒服,马上停车休息。

除了上述3类,是否还有其他药物需要在驾驶前谨慎服用?有,而且很多。毕竟不利于驾驶的药物不良反应太多了,除了嗜睡、疲劳、头晕,还有视物模糊、耳鸣、手抖、心慌、全身无力、定向障碍等。普通人很难一一识别。为此,法国药监部门在药物包装上,用不同颜色的标识把药物标注为3个级别:红色代表驾驶前绝对禁止服用,橘黄色代表应慎重服用,黄色代表可服用,但要随时注意身体状况。若无标识,说明该药对驾驶没有任何影响。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对药品“驾驶等级”作出明确规定。眼下,首要任务是要求医务工作者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防范“药驾”。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应该在自己的日常用药中多个心眼,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