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论坛
《科技生活》

《科技生活》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为您呈上最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全球科技资讯,满足每一位读者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文章数155
当前位置:
主题站>名刊精选>《科技生活》>详情页

“诺亚方舟”热卖折射“末日情结”

2012-11-16 23:29:18


/记者 马之恒 编辑 陈永杰 视觉设计 于飞 校对 李云凤 本文供图 CFP

 

在这种席卷全球的“消费末日”风潮背后,是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末日预言”。而这些言论,其实是人们对担忧未来的一种折射。

 19534

很多人都看过美国好莱坞的灾难大片《2012》,其中面对地球毁灭的难关,人们选择登上提前秘密打造的“诺亚方舟”大船上,以此躲避灾难。

最近,浙江义乌商人杨宗福异想天开,打造出中国版“诺亚方舟”——“ Atlantis(亚特兰蒂斯)”球形密封应急救生舱,已经接到了21 件订单。

“消费末日”热潮骤起

按照杨宗福的构想,“亚特兰蒂斯”可以让人们在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洪水泛滥、核辐射等灾难发生时逃生,并可以依靠救生舱内的补给,在“世界末日后的新世界”生活一段时间。

这样一座“能救命的球状房子”,根据材料的不同,售价在100 万至500 万元人民币之间。这虽然远远比不上电影《2012》里10 亿欧元的方舟船票,但也可谓价格不菲。在这个直径4 米,自重6 吨的圆球里,安装了安全座椅、瞭望系统、通风系统、卫生间,还有食水补给和急救设备。杨宗福认为,每个救生舱可以让一个三口之家维持10 个月到一年。

杨宗福的生意并非孤例。随着2012 年冬至这个“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日益临近,“消费末日”或者说寻求全球性灾难发生时的逃生和生存方案,在近几年成为一种有些另类的风潮。形形色色整合了最前沿科技的“末日避难所”粉墨登场,一些已经建成实物的“避难所”,更是被富人买下,成为一种“留后路”的方式。

在美国堪萨斯州,开发商拉里·霍尔就将废弃的导弹发射井改造成地下多层豪宅,以“世界末日逃生之所”的名义出售。由于冷战时期兴建的导弹发射井充分考虑了苏联以核武器突防的可能性,因此至少在抵御核攻击方面没有太大问题。到2012年春天,已有4 位买家为入住这座独特的避难所付了钱。

而几年前电影《我是传奇》的热映,以及后来电脑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的流行,也让“丧尸泛滥”成为一种流行的“末日猜想”。在国外举办的“丧尸防御工事大赛”上,若干整合了建筑、农业、军事等领域最先进技术的“现代堡垒”,让观者大呼过瘾。虽然赛事本身颇有些调侃意味,但一个看起来虚无缥缈的威胁,却能让不少聪明的头脑严阵以待,也说明“消费末日”的群体或许并不在少数。

19535

“末日”传言此起彼伏

在这种席卷全球的“消费末日”风潮背后,是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末日预言”。而这些言论,其实是人们对担忧未来的一种折射。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对于“世界末日”的说法一直持反对意见,他告诉记者:“自从2010 3 月我注册微博以来,我已经遇到了不少和‘世界末日’有关的‘神秘预言’。仅仅在天文学领域,‘超级月亮’、近地小行星,乃至超新星和黑洞,都有可能成为网友编写‘预言’的素材。尽管网络上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层出不穷,但如果运用科学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言论的荒诞不经之处。”

举例而言,在2011 年春节前后,网上曾有一条流传很广的谣言:“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卡特博士发现,猎户座α 星(参宿四)已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将在2012 年以前爆发成为一颗超新星,让天上出现两个太阳。”在当时,不少网友都担心这与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或者电影《2012》、《神秘代码》中的场景相合。但事实上,澳大利亚专家的原话是:“猎户座α 星可能在从今年开始的100 万年内爆发成为一颗超新星。”很显然,最开始发出这条流言的网友至少是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

发生在同年5 月的一个事例也颇为典型,当时,广州电视塔上方出现了酷似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的阴影。一位网友拍下照片,随即发表了一条担心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微博。但这个看似神秘的“末世预兆”,很快就被证明是光的散射现象与电视塔的特殊外形共同完成的杰作。

在著名科幻作家星河看来,与“世界末日”相关的种种“预言”在网络上流行,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2009 年底上映的电影《2012》。他说,近年来,几乎没有哪一部灾难科幻电影,能够像《2012》这样,给公众带来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心理冲击。这部电影以“玛雅古历”等传说为基础,再加上逼真的视觉效果,让大部分观众都认为世界末日真的会在2012 年冬至到来。事实上,《2012》本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科幻电影,但科幻电影毕竟不等同于现实。

19536

未雨绸缪方为关键

既然“末日预言”不靠谱,为什么仍然有许多人对“消费末日”趋之若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科幻作家吴岩认为,关于“世界末日”的言论近年来能够在社会上找到市场,可以归因于人类对未知事物天生的好奇心。他说:“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仍然有其局限性,在遇到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会转向‘预言’一类的超自然观点。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预言已经被逐出了它们原有的‘领地’,但它们仍然有自己的市场。”

事实上,仅仅在13 年以前,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集《诸世纪》就被人们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并且让世界各地的不少人担忧了好一阵子。在这本诗集里,有一首诗可能发挥出独特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未雨绸缪,从而为人类社会进步助力。

目前,在所有的“末日预言”中,被谈起次数最多的可能是全球石油资源的枯竭。早在1919 年,美国地质勘察队的负责人就曾预言地球石油储量将在9 年内耗尽,虽然这很明显是错误的。今天,根据最新的估算,地球的石油资源将在21 世纪40年代被开采净尽。但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来看,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很可能到那时候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这一层意义上说,正是形形色色的“末日预言”,在不断地提醒人类为生存而开发新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