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论坛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189

孩子肥胖,家长之过

2013-03-22 23:07:47

孩子肥胖,家长之过

 

李玲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关资料表明:近10年来,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较以前升高50%以上,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约在10%左右,北方高,南方低,但都呈上升趋势。

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易导致成年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多种癌症等疾病。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上幼儿园时就开始超重的孩子,特别是女孩,比体重正常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异常迹象。

由此可见,肥胖对孩子的心身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理应被人们重视。而在林林总总的引起肥胖的原因中,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1

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明明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将这个小孙子当成心头肉。为了让明明和自己更亲一些,两个老人竟打起了情感争夺战,绞尽脑汁地讨好小孙子——你给孩子买汉堡包,我就给孩子买冰激凌……明明在大家的宠爱中,尽情地享受着美食。眼看着孩子越来越胖,两个老人却引以为豪,常常摸着小孙子胖胖的耳垂高兴地说这是有福气的表现,而明明的父母也觉得胖胖圆圆的儿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健康可爱。

 

2

女士和丈夫都是大忙人,加班加点是常事,而女儿茜茜很淘气,有时候爸爸妈妈正在工作,她就跑来捣乱。女士没办法,顺手拿起果汁——“如果茜茜听话,一会儿就给你喝果汁。好不好?”经妈妈这么一诱惑,茜茜果然不淘气了。

为了让女儿安静,女士还想出很多办法。比如,看动画片,打电脑游戏。在女士家,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两口子在电脑前忙个不停,而茜茜则一边吃甜点,一边安静地看动画片。现在的茜茜刚过8岁生日,体重却超过了40公斤女士为此很头疼,可又没什么好办法。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会发生在你我身边。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肥胖的儿童不在少数,因此有人呼吁,让孩子远离肥胖,第一步需要让家长调整教育方式。

 

 

清点“打造”儿童肥胖的家教方式

 

错误认识型

“胖就是健康”、“胖就是强壮”。这样的观念,不仅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盛行,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依然根深蒂固于很多家长的心中。

心理学家认为,肥胖的出现是从幼童时期就开始的。肥胖儿童的家长,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很可能有过瘦弱的经历,因此,在抚养孩子时,会带着强烈的“补偿”心理。这类家长更倾向于用美食来诱惑或惩罚孩子,渐渐地,孩子会形成以多吃来赢得奖赏及逃避惩罚的方法,结果往往因为进食量大,进食速度快,爱吃甜食等多种原因,导致摄入的热量高于身体需要量,长年累月,热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造成肥胖。

 

专制教育型

专制、独裁的家教方式,不但会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也是导致孩子肥胖的重要原因。

在专制的家庭里,家长会以自己的观点、感受为中心,强加给孩子,而对孩子自己的感受,则一律给予剥夺和压制。比如,对于饥饱的控制感。很多家长不是听从孩子的意见,而是以自己的观察来决定,他们觉得孩子应该多吃,不断地给孩子碗里添加食物。在父母的要求下,孩子只能摄入过多的食物。长此以往,孩子进食与否并不是根据胃的需要,而是根据父母及环境的要求。比如,虽然他们并不感觉饥饿,但只要看到食物,就会有吃的冲动,因为在此之前,严厉的父母曾无数次对他们作过这类要求。这样的进食习惯,会导致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摄入越来越多。

 

习惯连带型

对于不少人来说,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也是应酬的重要手段。有人发现,父母应酬多,孩子容易肥胖。一方面,孩子可能会在父母的带领下,频频吃饭店里的菜,而饭店的美味佳肴通常比家里的食品添加更多的油、盐;另一方面,经常在外面应酬的人,受饮料、酒类及各种美食的影响,味觉会变得迟钝,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才能带来味觉的愉悦感。味觉的改变常常会导致烹饪习惯的变化,作为家庭一员的孩子,自然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

 

淡漠忽略型

当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母亲的怀抱和乳房让他们拥有了安全的感觉。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们虽然不再需要乳汁,但对母亲的爱抚依然是充满期待的,可以说,母亲与孩子的肢体接触,依然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但是,很多孩子却不能及时地获得这种“待遇”。由于工作忙,或者是缺少相关的意识,很多母亲对孩子的陪伴少之又少。缺少亲情的孩子,内心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比起其他的孩子,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而吃东西成了他们缓解这些情绪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认为,对于那些不停进食的人来讲,无论其年龄大小,都是潜在地寻求安全感。过量进食的背后,实际上有着强烈的情感诉求。

补偿纵容型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或者婚姻问题,不能经常陪伴孩子,家长为此感到内疚,只能通过满足孩子的各种不合理要求来补偿自己的过失。

人们都会注意把握与对方的关系,即使是年少的孩子,他们也会很准确地找到父母的软肋,进而进一步去控制父母。在父母试图补偿孩子的关系中,孩子常常会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研究人员发现,人天生就对甜食和油炸食物很喜欢,而陷入补偿心态中的父母,会更加缺少理智的思考,往往纵容孩子无节制地摄取奶油、汉堡包、薯条、软饮料等高热量食物。

 

情绪转嫁型

很多人认为,小孩子吃好喝好,是很少受坏情绪困扰的。但实际上,如果家庭成员情绪不好,或者是借孩子来转嫁宣泄情绪的话,孩子是很容易被负面情绪所困,而负面情绪的累积与肥胖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

伊利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的母亲,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无法正常释放的心理压力,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沮丧的话,那么,子女很容易因此感受更多的压力,从而通过过度进食来寻求安慰和解脱。

 

运动缺失型

运动是减肥的好方法,但有很多儿童却缺少运动的时间,也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究其原因,如果父母有着很好的运动习惯,且生活丰富多彩的话,孩子的兴趣也会比较广泛,容易养成爱运动的习惯;但如果父母生活较为单调,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出现“懒得动”的状态。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胖墩同时也是电视迷、电脑游戏迷,长期静坐为脂肪的囤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如果家长仅仅是督促孩子多运动,自己却常常犯懒的话,那么这种督促往往是很难奏效的。

 

 

积极调整教育方式,让孩子远离肥胖

 

培养和谐的就餐氛围

很多父母习惯于在餐桌上训话,这会导致孩子因想尽快离开餐桌而少食、厌食,还会导致他们借不停地吃东西来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最终造成肥胖。因此,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和谐的就餐氛围是非常关键的。

 

父母要做不挑食的榜样

小孩子常常是以父母为榜样的。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父母讨厌一种食物,孩子也会表现得像父母一样。如果父母热衷于高热量的食物,而对健康的食物淡漠时,孩子也会养成这样的进食习惯。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要及时掌握一些营养知识,并改掉挑剔的饮食习惯。在父母的带动下,孩子也会照此办理的。

 

试着用多种手段调动孩子

孩子对食物表现出偏好厌恶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家长不要急躁,更不要打骂,而应学着运用多种手段来调动孩子对进食的乐趣。比如有一位家长,为了让孩子吃青菜,便模仿青菜的声音说话——“我不是胡萝卜,而是大鲨鱼,看你敢不敢把我吃掉!”被爸爸一调动,孩子的兴趣来了。

只要家长肯开动脑筋,类似的方法可以找到很多。一旦孩子吃了营养的食物,就要给予及时的鼓励,渐渐地,孩子会养成好习惯。

 

为孩子寻找“吃伴”

小孩子是很喜欢和伙伴们玩耍的,同伴的力量有时候会强于父母的说教。如果家长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不妨和邻居一起商量,让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吃富有营养的饭菜,这会很好地刺激他们的食欲,增加他们进食的愉悦,从而提升孩子对健康食品的兴趣。

 

掌握适合孩子们的减肥技巧

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因此,减肥方式切不可盲目模仿成年人。减肥茶、减肥药、手术吸脂等均不适合儿童。对他们来说,恰当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才是减肥的最佳方式。

 

注重饮食限制

父母是食物的提供者。父母可以限制孩子对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甜点、坚果、冰淇淋、巧克力等的摄入。限制精细主食(精米白面)的摄入,多食糙米、全麦、玉米等。保证含蛋白质食物的提供,如鱼、瘦肉、豆制品,以防减肥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多烹制含纤维多的蔬菜,如芹菜、竹笋、菠菜、白菜、胡萝卜、蘑菇、海带、木耳等。同时,保证孩子每天喝4-6杯白开水,以清理脂肪,输送营养。

 


100028  北京回龙观龙跃苑一区35号楼2单元 502

李玲